南郑肖自芬:躬耕天汉大地 助力粮食安全

2023年03月31日 婚恋家庭 文章字数:1757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何姣


  面朝土地,心怀民生,她扎根基层29年,深入田间地头“问诊把脉”、情系粮食安全、攻克技术难点“对症下药”,她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农技工作者情系“三农”、服务“三农”的奉献之歌——她就是肖自芬,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业务骨干,高级农艺师。先后荣获陕西省农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汉中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先进工作者、粮油生产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汉中市南郑区优秀人才名录。


  工作中的肖自芬  

(受访者供图)


  精于业务 助推高产

  自1994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肖自芬一直从事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她工作踏实认真,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厚植“三农”情怀。从汉中农校毕业后,她也丝毫不松懈自我提升,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大专和本科自学考试,于2014年12月取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通过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运用所学知识,积极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肖自芬积极参与省市区重大粮油推广项目,为粮食安全贡献巾帼力量。近年来,她先后参与稻油高产创建、稻油菜农机农艺一体化等20余项省市区重点粮油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资料整理。担任项目专家技术组成员,负责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年度方案制定、试验落实、情况收集上报、汇报材料撰写及阶段检查、测产验收和项目总结撰写等工作,促进了南郑区水稻高产创建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各项目工作的顺利推进。

  开拓创新 硕果累累

  肖自芬通过优质品种、培育壮秧,抢时早插、合理密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科学田管、合理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探索形成了稻油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累计推广优质米、双低油菜、稻油轻简化栽培等重大实用技术120.12万亩次,新增产值6726.34万元,获得省市区农业科技成果奖10余项。参与完成的《汉中市百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稻油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汉中优质水稻油菜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获我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水稻油菜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集成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获南郑区科学技术二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自身的勤奋努力,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优异成绩,先后获得省市粮油高产创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特派员、优秀科技指导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单位技术骨干,她深入基层办点,致力于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依托水稻、油菜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基地,开展试验、调查研究及示范展示,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她主持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100余项(个),参与油菜新品种和栽培技术试验示范50多项(个)。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宜南郑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20余个,协助解决了农业生产上主推品种不突出和良种良法不配套等问题。参与完成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技术研究集成与应用项目,获我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心系群众 助力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助力贫困村产业发展,肖自芬积极参与南郑区黄官镇庙坝村的包村扶贫工作和协税镇大营村的产业扶贫工作。她经常赴包联的贫困村进行走访调研,开展粮油、生姜、油茶等技术培训和座谈。发放种子、肥料,尽自己所能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参与编写《粮油菜产业脱贫实用技术》《汉中市产业扶贫模式范例汇编》等实用技术6本,印发3万余份。宣传和培训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获取农业丰收的重要途径。她紧抓农时节点,每年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技术服务不少于100人次,技术培训不低于200人次,电话咨询答复100多人次。
  工作20多年来,她以饱满的热情奋战在农技推广工作一线,积极推广粮油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代耕代种等方式,以生产优质大米、稻渔综合种养等理念推动建立优质有机稻谷、绿色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开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大米加工企业对接,助力实现生产、加工、销售良性运转。
  多年来,她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虚心积累,精心总结经验,参与编写《绿色优质水稻高产高效规程》《全程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等科技书籍5本,印发2万余份。在《中国农业信息》《现代农业科技》《基层农技推广》等期刊发表科技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技术培训实用手册10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