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推迟”趋势 不能简单用“好坏”评价

2023年03月31日 婚恋家庭 文章字数:1067 文章浏览数: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
  据分析,2013年以来,我国婚姻登记数量的逐年下降,既源于主要适婚人口(20至39岁)数量减少的客观原因,也受到“婚姻推迟”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截止到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1980至1984年出生的男性与女性的初婚年龄中位数,相比于1940至1944年出生者,分别推迟了1.9岁和3.3岁。可以推测,随着“85后”与“90后”初婚年龄的公布,这一趋势将更加凸显,并且会在未来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成为中国婚姻状况的一大显著特征。
  “婚姻推迟”现象的出现,与这些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社会更加重视年轻人的教育投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不可避免地使个体结婚成家的时间点向后推迟。而且,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相应地提高了人们对于结婚条件的要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与养育成本,使得很多适龄青年不得不选择推迟结婚的时间。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个体化趋势,促进了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随着个体化程度的增高,年轻人对于自己何时缔结婚姻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但是,在日工作时间长与狭小的社交圈内,如果不依靠更多外在助力,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在婚姻推迟的整体趋势中,女性的推迟幅度更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发展、收入水平等方面都不断缩小与男性的差距,甚至某些方面出现了反超。这使得她们更期望在职场上有所成就,获得经济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早早进入婚姻、生育子女。不过,她们在拥有自主选择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婚姻推迟”带来的更多的生育风险与健康代价。在一个“婚姻推迟”“生育推迟”趋势不断增大的社会中,如何保障高龄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未来一段时期,“婚姻推迟”的趋势仍将持续。对于这一趋势,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去评价。但它确实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并将带来进一步的挑战。比如,面对结婚的经济压力、社交焦虑;高龄女性生育风险的增加;潜在的不婚不育对生育水平下降趋势的强化等等。我们需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回应“婚姻推迟”背后的问题与挑战。需要鼓励和提倡适龄婚育,进一步推进婚育支持性政策的出台;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加强对企业加班现象的监管,提倡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保障孕产妇群体的特殊权益及母婴安全,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婚育问题关系到适婚人群及其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我国婚姻家庭的整体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杭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