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汉魂著华章

——读李青石先生《诗说汉中》

2023年04月21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470 文章浏览数:

梁中效


  在这春光醉人的季节,李青石教授的《诗说汉中》出版面世,给明媚的春光增添了文化的芳香和诗韵的迷人。
  

以诗说史,各美其美


  汉中盆地不仅是汉唐盛世的大舞台,在中华文明的上升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宋明之后,汉中仍然是大西北与大西南之间的经济文化纽带。这座中华两千多年文明史上的名城名地,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吟唱、访古抒怀,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李青石教授精心梳理,探骊得珠,串珠成链,完成了大著《诗说汉中》,打开了诗情画境的汉中文化史。
  《诗说汉中》全书由“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篇”“唐代篇”“宋代篇”“明清篇”四部分组成,上下两千年,纵横千万里,以汉中盆地为圆心,以秦蜀古道为轴带,以历代诗人墨客履栈莅汉的诗词佳作为对象,阐幽抉微,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汉中画卷,是一部诗说汉中的诗史。
  《诗说汉中》借助历代著名诗人歌咏汉中的华美诗章,用四十四篇文章,论说了自《诗经》到晚清有关汉中的诗人与诗歌,介绍了褒姒、曹操、王粲、骆宾王、王勃、李白、杜甫、岑参、元稹、李商隐、文同、苏东坡、陆游、辛弃疾、范成大、王士祯、严如熤、张问陶、林则徐等中华文化名人,讲述他们在汉中的经历,或者解读他们描写汉中的诗歌。给汉中文化史增添了诗的意境,给汉中文学史注入了诗的活力,给“汉风古韵”的名城赋予了诗的魅力。
  《诗说汉中》赋予历史以诗人的想象与诗词的意境;同时汉中给诗人以历史的激情与现实的启迪。李青石教授将二者结合起来,文质彬彬,相得益彰。
  

诗和远方,美美与共


  诗乃世界语言,超越种族与文明的界限;诗是心灵吟唱,穿越隔离与误读的壁障。历代贤才俊茂对汉中的诗意书写,经历了历史岁月的霜尘洗礼,已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诗说汉中》虽然是以文章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但以时间与空间为经、以诗人与诗词为纬,精心编织一部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汉中诗歌文化史。作者在“代序”中,以《风雅悠远 诗韵绵延》为题,叙写了汉中漫长的文明史与悠久的诗歌史,在二者的水乳交融中展示汉中文化的多姿多彩,为全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诗说汉中》四十多篇文章,前后相继,环环相扣。诗人词客,灿若繁星。诗文华章,争奇斗艳,引人入胜,启迪心智。“曹操跃马秦岭赋诗章”,展示了这位三国英雄横槊赋诗的浪漫与坚毅。“诗圣杜甫汉中行”,则解读了诗圣杜甫在西秦岭的艰难生活经历,描写了诗人经汉中西部入川的壮美历程。“阎苍舒诗说山河堰”,则解读了山河堰诗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南宋朝廷重视兴修汉中水利工程的原因,让人们进一步理解了“汉中三堰”传承千年而不衰的奥秘。
  《诗说汉中》中的美文佳作不胜枚举,每一篇都浸透着作者辛劳的汗水;每一位诗人的解读,都展示了作者精通文史的深厚功力;每一首诗作的分析,都呈现出作者知人论世的练达与睿智。“诗无达诂”,而《诗说汉中》让人信服。
  

诗韵汉魂,美在汉中


  汉中是中国文学地理的热土,更是中国古代诗词的高地。秦蜀古道是中国诗歌的长廊,汉中则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古代诗人登临的胜地。《诗说汉中》则给我们展示了汉中的诗人之美与诗歌之妙。
  第一,《诗说汉中》,选题颇佳,以诗证史,形式美。
  第二,《诗说汉中》,历史为经,诗词为纬,内容美。
  第三,《诗说汉中》,文史纵横,浑然一体,研究美。
  第四,《诗说汉中》,立足现实,溯源历史,方法美。
  第五,《诗说汉中》,视野宏阔,解读深刻,思想美。
  怎样讲好汉中故事,让汉中在“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战略指导下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地走向全国和世界,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心愿。在此大背景下,李青石教授专著《诗说汉中》的面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