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与宁强的不解之缘

2023年04月21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678 文章浏览数:

20230421080620720-61-62141.png

秦晋


  《华阳国志》是距今1600多年的一部有影响力的方志、史地著作,作者为东晋的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被古往今来的学者誉为“开我国地方史志创造之局,有如《史记》之于我国史籍”。而《华阳国志》辑录的“五丁”,则与陕西宁强结下不解之缘。
  

开凿金牛道


  李白的《蜀道难》诗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因为雄伟险峻的巴山秦岭阻隔,蜀与秦自开天辟地以来,世世代代不通往来。历史上有名的古蜀道——金牛道途经宁强,将巴蜀和中原连接起来。
  《华阳国志·蜀志》载:“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五丁之“五”是个数字。五丁之“丁”则是壮盛、强壮之义。之所以称“丁”,就是他们五个人力大无比。“能移山,举万钧”。
  五丁即是连接巴蜀、途经宁强的金牛道开凿者。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显王在位时(前368—前321年),蜀王和秦惠王因狩猎在汉中的褒谷相遇,互赠礼物。秦惠王欲吞并蜀地,“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巴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秦惠王垂涎已久。但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很不容易。雄才大略的秦惠王知道蜀王贪财,便想出一计,令石匠在宁强县的烈金坝就地打造五头石牛,在尾下放置金块。曰“粪金”。放口风说要将粪金的石牛送给蜀王。蜀王大喜,发卒千人,令五丁力士开凿蜀道,以迎取石牛。
  蜀道修通后,秦惠王暗派张仪、司马错率大军沿蜀道长驱直入,蜀王亲临葭萌(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古城)拒之,一战大败,蜀王退之武阳(今四川彭山)被害,蜀国也就随之灭亡了。
  五丁力士一生最大的功劳是成功开凿了金牛道。此道西南起于成都,向东北经广汉、德阳、绵阳、江油、梓潼,再经广元市剑阁县西北抵剑门、沙溪坝,沿清江河横穿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至古葭萌,又溯嘉陵江经朝天区出川,进入陕西境内。继续翻越棋盘关、牢固关,进入黄坝驿、羊鹿坪(今宁强县城),经过石窝子、五丁关,进入金牛峡、金堆铺、烈金坝、大安,直去勉县,入褒斜栈道经留坝县江口达眉县,进入关中平原。此道长达上千公里,实乃古代交通史上的宏伟工程。抗战前夕修筑的川陕公路,基本上就是沿着古金牛道的走向,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
  金牛道的修通,为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吞并巴蜀打开了门户。又约半个多世纪,范雎对秦昭王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指出了秦因金牛道得天府之国后,国力强大形成对六国的威慑作用。再经过半个世纪,秦始皇依赖巴蜀而“广国”“富民”“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灭六国而统一华夏。由此可见,五丁开凿的金牛道在秦帝国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居功厥伟。
  宁强先民们记住了这五位巴蜀壮士,感恩他们修筑了金牛道,宁强不再与世隔绝。便将五丁开凿的关隘命名为“五丁关”,并在五丁关顶为他们修庙,取名“五丁庙”。清朝诗人蹇谔的《五丁关》曰:“门户划秦蜀,雄关辟五丁。”
  

迎接秦五女


  “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的《蜀道难》揭示了五位壮士悲壮惨烈的结局。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三十二年(前337年),“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秦惠王送石牛后,为了继续利诱贪财贪色的蜀王,提出送五位绝色女子给蜀王。蜀王大喜,令五丁迎护。五丁自蜀都成都来到秦都咸阳,为蜀王迎接护卫秦国赠送的五位美女。“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曳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殉葬)。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堠(土堡),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五丁拽大蛇导致山崩,一山分为五岭,五丁和秦五女皆死的记载,显然具有神话色彩。真实的历史,应该是五丁为蜀王迎接护卫秦五位美女至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突遇大地震,一山崩裂分为五峰,压死了五丁及秦五女。
  秦惠王闻知五女死,内疚。命人修筑五女的衣冠冢,遗址在今兴平市东堡子村。
  因为蜀王的贪财好色,五丁成为蜀王的牺牲品,令人扼腕哀叹。但是,五丁开凿金牛道,又方便了秦蜀两地的交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