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人大抓实代表视察提升监督成效

2023年06月13日 政治 文章字数:2252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张竞


  开展代表视察,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权的有效形式。城固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如何提升人大代表视察成效这一课题,不断优化视察方式,丰富视察内容,广泛听取群众呼声,进一步加大人大监督力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联动视察拓深度


  在以往的视察活动安排中,由于县、镇两级人大往往存在监督议题“各自为战”的现象,容易出现县、镇人大对同一议题反复到同一行业(单位)开展监督活动,无形中增添了基层工作负担,也往往出现镇人大代表视察发现的问题反馈督促力度小、县级人大代表反馈问题又过于宏观的情况。
  对此,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视察监督过程中,注重发挥县、镇人大合力,通过县级看全局、镇级看个例的方式全面梳理、系统分析,有效凝聚各级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
  同步确定议题。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乡村振兴及农业产业链建设,新一届县人大履职伊始便将其定为年度监督议题,各镇人大对标县人大工作计划,也将该议题确定为本镇重点监督工作。在视察前,由农工委多次与计划开展活动的镇进行对接,确定县、镇两级联动视察方案。同步制定方案。在认真指导相关镇立足镇情实际制定视察方案的基础上,县人大精心制定县级层面视察方案,做到县、镇人大视察地点不重复,县、镇两级视察内容有机互补,有效提升监督工作的广泛性和精准度。同步开展视察。视察过程中,先由部分镇人大就本镇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链建设情况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并以书面形式将情况反馈县人大。在汇总情况后,县人大随后组织代表对该议题开展县级全面视察。视察组成员结合镇人大视察发现的问题,所关注问题的站位更高,所提的建议也更加具体、更有操作性。同步反馈结果。综合县、镇联动视察成果,县人大在审议意见中充分吸纳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有关建议,并将镇人大和一线代表的意见同步反馈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增强联动视察所提意见建议的力度。在听取县政府关于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后,县人大还以会议纪要形式,将委员们对于持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反馈给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形成县镇人大联动视察的有效闭环。
  

深入基层察实情


  在以往的代表视察时,由于事前安排和通知被视察单位提前做好准备等因素,存在好的看得多、问题看得少这类情况,容易造成群众对于代表视察是否动真格、人大监督是否有力度存在着疑虑,既不利于代表切实履行监督权力,也不利于树立人大监督权威。
  今年以来,县人大紧紧围绕重点工作,持续优化视察方式,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视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坚持视察走“小路”。为避免视察看不到实情,县人大在组织代表视察前,仅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对接。组织实施过程中,改原来的集中乘大车为分组坐小车,深入10个镇(街道)村边、河边、界边、地边的12个点,实地察看全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成效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避免因为提前打扫让视察成为治理成效“展览”。坚持视察看“后院”。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只看路边势必看不到真情况、摸不到真意见、抓不到真症结。在视察全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情况时,县人大主动组织代表走进群众家中看“厕所革命”是不是真运行、到田间地头看农业垃圾是不是真回收、到水渠管网前看污水治理是不是真达标,敢于并善于钻“矛盾窝”,看以往不经常看到的问题,让思考的建议更具针对性、监督的方式更加有力。坚持视察重“实效”。县人大在组织代表视察完一个镇(街道)的点后,立即通知该镇(街道)人大负责人进行现场交流,把治理工作的情况问深、问细,把治理短板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准、找透,并由视察组组长向镇(街道)人大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同步反馈,做到视察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工作建议现场交办、整改责任现场落实。
  

进站交流聚民智


  代表联络站是代表依法履职、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在全面深化代表视察活动的过程中,城固县人大全面推进代表进站组织开展视察活动,把视察发现的和选民反馈的问题收集起来、传递上去,切实让代表视察融入日常联系选民的全过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具体、更贴民心。
  以工作考核促进代表视察活动载体具有实效。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各镇(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镇(街道)人大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的次数、成效、代表评价被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大盘子”,确保视察活动既有明确的工作安排,又有代表和群众的推力,防止一线代表日常组织的视察流于形式。县人大还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县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和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导引等指导性文件,不断加强代表视察活动的科学指导,促进各镇(街道)人大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双溪镇人大采取“代表履职积分制管理”激发代表视察监督积极性、原公镇人大“开展院坝说事会、构建双向直通车”搭建群众意见反馈平台、龙头镇人大“构建一点两站三网+N链工作体系”将人大监督深度融入全镇中心工作、二里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活动”丰富代表履职内容等等。通过县、镇合力抓实代表视察,确保了群众的工作建议能够及时、有效被县政府相关部门接收到,不仅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还让群众进一步树立树牢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
  县人大在不断深化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县人大机关人大代表活动室建设,不定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的人大代表、选民开展座谈交流,听取对县镇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日后视察活动的开展找准方向,有效提升了人大监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