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下身子埋头干 用心用情办实事

——记宁强县太阳岭镇火烽垭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宗习

2023年07月13日 党建 文章字数:155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崔慧芬

  夏雨初霁,清河两岸连绵的群山吞吐着雾气。这是宁强县太阳岭镇火烽垭村最美好的季节。
  随着村级文化活动大舞台和五组水泥路2处弯道拓宽工程竣工,宁强县委宣传部派驻火烽垭村第一书记何宗习和村干部今年谋划的几件大事,已完成过半。然而,萦绕在他心头的还有许多难事:全村移动通讯信号弱,需新建移动基站1个;一组农用电电压不足,需新增变压器1台;全村通组路临崖临河路段弯急、路陡,需弯道加宽、安装防护栏16处……

访民情聚民心 推进强村富民


  今年三十来岁的何宗习,两鬓已有些许白发。2018年4月他被选派为驻村队员,2021年8月被确定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常态化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盼什么、愁什么、急什么……在摸清村情户情后,他与村“两委”班子进行深度沟通交流,找到该村发展产业的突破点——发挥林木资源优势,主打香菇、天麻两大主导产业。
  张开满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通过精准帮扶,他依靠发展天麻产业逐步脱贫。这些年,在何宗习的鼓励和资助下,他发展产业的干劲一年比一年足,连续3年每年栽种天麻蜜环菌达1000多套,年产值近4万元。
  在组织动员农户发展香菇、天麻等主导产业的同时,何宗习和帮扶干部还结合各户实际鼓励村民发展魔芋、羊肚菌、土鸡、土蜂等多门类种植养殖业,引导剩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增收。
  集体经济结硕果,强村富民才有“靠山”。初夏时节,火烽垭村食用菌产业园区已完成了袋料上架等出菇准备。该园区是宁强县委宣传部于2019年协调建成的集体经济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年产香菇15万袋,每年可吸纳50余人务工就业。去年,园区产值达5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5万元,户均分红近200元,带贫益贫成效明显。
  

破陈规改陋习 培育文明乡风


  “红白喜事节俭办,铺张浪费不划算;人情往来讲情义,送礼不过一百元;房前屋后勤打扫,环境卫生要搞好;家具杂物整齐摆,生活垃圾不乱甩。”这是去年3月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的《火烽垭村规民约》中的一段话。
  驻村以来,何宗习和“四支队伍”干部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村级文化休闲广场和乡村大喇叭等宣传阵地作用,通过“一约五会”、善行义举榜及“红黑榜”等,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宣传活动。将主题党日和文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组织干部群众常态化开展大清扫和人居环境整治。
  何宗习连年组织开展“看一看,谁家环境美;比一比,谁家产业强”评比活动,每季度对先进、后进户在“红黑榜”公示,从驻村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表彰奖励年度“环境卫生示范户”和“产业发展示范户”,激发村民崇德向善、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以前村民逢事就办酒席,现在办红白喜事要到村红白理事会报备,‘无事酒’一律不办,有效刹住了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现在村民们争相攀比的是谁家环境卫生更好、谁家的产业更强。”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平说。
  

当好“联络员” 为民办实事


  “有困难,联系工作队。”这是何宗习走访农户时常对群众说的话。驻村以来,他用心谋划村级事务,用情服务群众,成了村“两委”最可靠的合作伙伴、村民们最贴心的“服务员”。70岁的雍明举是村里的养鸡户,由于老人出行不便,鸡蛋销售难。何宗习了解情况后,每月上门购买他家的鸡蛋。去年,由他牵线搭桥,购销和代销全村农户天麻、香菇、土鸡等农产品达3.65万元。
  这些年,每到换季,他都会在朋友圈“逼捐”熟人闲置的旧衣物,转赠给有需要的村民。今年,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寄来了旧衣物,看着这批旧衣物先后被20多位村民“认领”,他心里满是欢喜。
  除了尽力解决村民的“生活小事”外,何宗习还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投入到村、协调社会资源下沉到村。近年来,他累计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递交申请报告11份,到有关部门单位汇报工作30余次,为村上争取项目资金及物资共15万余元。
  如今,火烽垭村旧貌换新颜,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村民的好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