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双报到”让党群共建水乳交融

2023年08月10日 党建 文章字数:1708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高视惠


  汉台区积极统筹各方力量,持续推行“部门单位包联社区、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机制,全面推动225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到75个社区报到,持续深化城市党建区域共驻共建,推动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精准匹配,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从“一阵风”到常态化


  随着消防烟雾放出,模拟火灾现场警报响起,楼内所有人员快速、有序地按照安全逃生路线疏散到指定地点……这是汉台区直机关工委在“双报到”包联的马家巷社区潘家火巷红楼开展的一场消防演练。消防指战员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灭火技巧,讲解如何预防家庭火灾及灭火自救方法,并让“双报到”党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辖区党员轮流操作扑灭火源。大家听得认真专注、学得有模有样。
  汉台区制定《深化拓展“双报到”工作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实施方案》,按照“力量均衡、相对集中、一抓到底”原则,坚持“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协调发展”,整合“双报到”及城市“创建”共驻共建工作力量,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方式,“组团式”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有效推动在职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社区、贴近群众。
  区商务局组建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人员220余人。报到党员主动对接居住地社区,根据社区和楼栋工作需要,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科普宣传、“文明在行动”“最美汉中人”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参加党员200余人次。根据社区服务需求,区商务局机关党支部指导钟楼社区进行“便民一刻钟生活圈”项目建设,目前已申报区级专项建设项目。
  

党员身份“亮出来”


  “我是第二个报名的,怎么没有安排我去做?”这是去年10月25日,汉中路街道明珠社区下沉干部工作微信群里的一段对话。当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市、区4632名党员干部积极下沉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有的化身“大白”做核酸检测,有的化身“保安”在卡点值守,有的当起“跑腿小哥”帮居民采买配送……
  全区所有在职党员干部职工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建立《汉台区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到社区报到信息台账》,并进行动态更新。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自觉接受监督,由“八小时”党员变成“全天候”党员,配合社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工作。在职党员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和资源无偿服务社区群众,构建起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区林业局协助“双报到”的北关街道叶家营社区绿地规划和养护指导。应社区居民需要,对老君镇郑家坝社区主干道桂花树大量出现的病害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并提供桂花老树复壮措施,恢复了整体绿化美化效果,受到群众赞扬。“双报到”活动开展以来,区林业局党支部协助规划绿化520平方米,解决绿化养护问题3个,硬化道路1.6公里,建立亮化路灯28盏,建设排污管道240米,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不出门就享受到专家的免费服务!”这是市人民医院机关第一党支部在陈家营社区“双报到”时,居民的肺腑之言。8名党员带着深情来到独居老人家中,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他们测量血压、监测血糖,开展用药指导,详细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存在的困难,认真聆听他们的倾诉和需求。
  东关街道汉丰社区党总支定期召开区域共建联席会议,梳理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需求清单”,对接“资源清单”,在由浅到深的“双报到+”活动过程中,人力资源、专业资源、组织资源在社区层面得到整合,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把为民服务从被动的“民来盼”向主动的“我来做”转变,推动基层党建质效“再提升”。
  社区党组织做好对下沉干部职工报到接洽、登记,统筹调度使用,如遇应急或重大工作,即时启动“战时”应急服务,第一时间集结干部职工组成突击队迅速下沉支援社区,构建起“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长效机制,下沉党员干部职工接受所在单位和社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
  区财政局89名党员、44名在职干部在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定“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共驻共建项目”三张清单,加强对民财政业务、惠农惠民“一卡通”服务咨询,为社区提供财务管理咨询,用“双报到”吹响服务群众“集结号”,打通对民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