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资源变成活资本

——洋县深挖内在潜力拓宽群众致富路侧记

2023年08月17日 要闻 文章字数:1235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李刚


  “今年这烤烟长得真好呀,让人睡觉做梦都能笑出声来……”“是的,我听王支书说今年每亩纯收入预计在3000元左右,明年还要扩大投资哩。”日前,在洋县龙亭镇高原寺村的百亩烤烟大田里,务工的村民们边干活,边说着。
  眼下,正是烤烟采收和烘烤的关键时期,走进洋县龙亭镇高原寺村的百亩烤烟基地,随处可见烟农们忙碌的身影,采摘、捆扎、运送,忙而有序。
  “这片地以前是荒坡地,啥都种不成,我们当地人都把这叫黄土岭。”高原寺村党支部书记王宝信说,今年村上与宁强县大安镇干溪沟村烟叶种植示范基地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将120亩地流转出去,种植地膜烤烟。
  “目前,我们的烤烟进入采摘期,可安排劳务用工300多个。今年,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撇烟卡烟进炉烘烤,预计为当地村民创造经济收入15万余元。”该烤烟基地负责人杨波说。
  “有了这个烤烟基地,不仅让我家里撂荒了多年的6亩地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还让我在基地务工,每月有了1800元的固定收入,真好。”村民岳建红说。
  土地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在洋县,像高原寺村一样,盘活土地资源,拓宽致富道路的事例还有很多。
  “忙完自家地里的农活,就来产业园打零工。每天80元,活儿轻松,几个人在一块边干边聊也热闹。”走进洋县谢村镇东坡村的吊瓜产业园,村民周小华一边锄草,一边说。
  产业园内,成片的吊瓜藤蔓下,已经结出了绿油油的吊瓜,村民们正在藤蔓架下除草、松土、浇水。
  “2020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位于高铁周边的近千亩撂荒土地承租给西乡县汉牧园吊瓜专业合作社发展吊瓜产业,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东坡村党支部书记李宝庆说,通过发展吊瓜产业,每亩土地可为农户带来800元的经济效益,为村合作社创造收入18万元,还吸纳了本村和邻村的60余名闲散劳动力进园务工。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2022年,东坡村又将村委会后院闲置房屋对外出租,与四川艺道雕塑工艺品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办起了彩绘工艺厂,专门生产旅游产品,吸纳留守妇女务工,增加收入。
  “以前只听说城里有‘社区工厂’,现在没想到,我们村也有了让大家在家门口能务工的地方,既能照顾家里,还能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正在给石膏脸谱上色的村民刘艳霞说。
  在彩绘厂的生产车间里,几名妇女正按操作流程在模具板上印制图案。在她们的巧手绘制下,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等石膏脸谱惟妙惟肖。而成品仓库中,一个个精雕细刻的工艺品栩栩如生。
  洋县马畅镇在高路村、安巷村流转1400多亩低效水涝田建成千亩莲藕产业园,吸纳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月人均收入3000元,预计年收益达900万元;黄金峡镇杨庄村盘活闲置旱地,发展黄姜1500亩、茶叶1000亩;洋州街道贯溪村村民张伟东在自家庭院里发展“小盆景”叩开致富门……
  近年来,洋县立足乡村实际,深入挖掘闲置房屋、仓库、水库等资源的内在潜力,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基地80余个、农业综合种养基地20个、农业产业园16个、庭院经济2000余户;综合种养千亩示范基地1个、百亩示范基地8个;发展优质水果3.9万余亩、中药材2.3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