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深化招商领域改革创新

上半年,省际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总量、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均居全省第二

2023年08月23日 综合 文章字数:1811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章磊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着力改革招商体制机制,创新思维招商引资,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高质量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省际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9.45%;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6倍。省际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总量、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均居全省第二。
  

向制度改革要活力


  领导带头招商。印发《关于明确市级领导带头抓招商工作任务的通知》,由“四大家”市级领导包抓产业链招商任务,每人每年至少引进1个亿元以上项目,牵头推进实施2个重大签约项目,担任产业链链长的市级领导至少抓出1个龙头项目、培育1家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大抓项目、大抓招商。
  激活驻外机构。出台《进一步加强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根据北京、上海、西安、深圳、成都5个驻外机构驻地经济特点,差异化设置招商任务,并将招商考核权重由60%提升至75%,建立1名市级领导和1名退二线市级干部“二对一”联系支持机制,对驻外机构干部实行3年任期考核管理,根据考核结果分别提拔使用、交流任职、召回工作。
  定期调度项目。建立健全策划包装、储备(签约)、开工、建成“四个一批”项目调度机制,每周调度推介项目、签约项目、开工项目、建成项目“四张清单”,每月通报当月签约项目、开工项目和下月拟开工项目。目前全市在库推介项目1372个、储备(签约)项目542个、开工项目537个,建成项目167个。
  从严奖优促劣。制定《招商引资定期调度月考核排名季奖励办法》,对县区、园区和产业链牵头单位招商工作每月考核排名,每季度兑现奖金,同时,将县区、园区季度考核结果作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评奖的重要指标,倒逼县区、园区提升招商质效。今年7月,奖励5个县区、2个园区、3个产业链牵头单位共115万元。
  

向思维创新要动力


  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突破年”活动,围绕17条重点产业链断点和关键环节,细化分解各产业链年度招商任务,明确全年每条产业链签约落地项目均达4个以上的年度任务。截至目前,全市新签产业类项目554个,总投资1137.54亿元,其中,航开区南区表面处理提升、希德电子综合产业基地、宁强县云仓农商冷链物流园等项目有效促进了产业链延链补链。
  探索“政府经纪人”招商。运用“投行思维”,积极探索“政府经纪人”模式招商引资,创新开展“项目路演”,组织县区、园区借助“项目路演”平台,上台推介招商项目、产业资源和优惠政策,同时邀请创投、风投等机构和行业知名企业,通过“项目路演”,对优质项目进行竞争性投资谈判。目前,“项目路演”正在征集筛选项目,计划8月底开展。
  滚动开展“项目体检”。创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体检”,每季度排查签而未落、进资缓慢的招商项目,列出问题项目清单,分类进行交办,3个月内整改销号。今年以来,共交办问题项目254个,截至7月底已整改销号81个,22个项目经整改后转正常推进或建成销号。
  

向扩大开放要潜力


  延伸招商触角。组建党政代表团赴港澳地区开展投资促进和经贸交流活动,作为全省首家赴港澳地区招商引资的地市,先后考察拜访7家商协会和10余家企业,举办“2023年汉中(香港)高质量外资外贸招商推介会”,与和枫实业、香港耀全实业、约克夏集团等企业签约合作项目7个,总投资17.6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1100万美元。近期,正在筹备赴日本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持续开展分队招商。把分队招商作为提升招商工作质效的关键一招,每季度召开招商分队集中出征动员会,定期晾晒分队招商成效,持续派出招商小分队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川渝等地区跟踪对接目标企业和线索项目。上半年,全市先后派出招商分队589支,叩门对接目标企业(机构)1444家,跟踪线索项目1308个,签约项目243个、总投资609.45亿元。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瞄准东部等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线索项目库和创投机构数据库,组织市县行业部门对接东部等发达地区对口部门、商协会,及时掌握产业转移信息,市级园区整合现有标准化厂房和收储土地,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产业园区,努力承接产业集群。预计8月底将建成项目线索500条以上的承接产业转移线索项目库,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0个以上。
  打造特色活动平台。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打造对外合作交流平台。依托“最美油菜花海”IP,开展“春季主题招商周”系列活动,集中举办汉中高质量发展大会、重点产业链推介会等7场专题投促活动,签约项目167个,总投资800.01亿元。借助民革中央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举办民革企业家走进陕南暨第十届陕南绿色循环经济项目合作推介会,签约合同项目15个,总投资9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