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胡家坝镇彭会琴,面对脑瘫的儿子和精神失常的婆婆,她勇敢面对、勤劳持家,用柔弱的肩膀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要不是她,这个家早散了!”

2023年12月22日 家庭 文章字数:89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崔慧芬 通讯员 李长波


    彭会琴悉心给婆婆龚连芳端水、喂药。    本报记者 崔慧芬 摄

  她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护人生,在困苦的岁月里传递温情。26年来,面对家庭的变故,她一次次擦干眼泪,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天。
  今年49岁的彭会琴是宁强县胡家坝镇左家湾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26年前,2岁的儿子被诊断为脑瘫加癫痫病,这个噩耗击碎了彭会琴的心。看着儿子天真的小脸,彭会琴忍不住抱着他失声痛哭。
  时光一天天流逝,儿子逐渐长大,但是生活依然无法自理。丈夫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的一切重担都落在彭会琴身上。
  “有时我想,哪怕他能开口叫我一声妈,再大的苦都值了,可是……看到他从小就受折磨,我心里疼啊。”
  时间长了,村里有人劝彭会琴说,要不放弃算了,但她从未动摇过。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彭会琴坚持扶儿子锻炼走路,每天和他说话。儿子8岁时,还可以踉踉跄跄勉强走路,但随着年龄增长,儿子的癫痫病发作越来越频繁,扶、抱他都很困难。
  2020年初,村干部告诉彭会琴,像她儿子这样的情况,按照最新政策可以送到养老院,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没有丝毫犹豫,彭会琴拒绝了村干部的提议。
  “虽然他有病,连我都不认识,但不论咋样,他都是我的儿子,我咋忍心不管呢!”说起被病痛折磨的儿子,彭会琴禁不住泪水涟涟。
  屋漏偏逢连阴雨。前些年丈夫的弟弟遭遇事故意外身亡,婆婆伤心过度精神失常。有时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婆婆,彭会琴不得已把儿子关在屋里。
  家里多了个时刻需要照顾的病人,彭会琴感觉喘不过气,但她谢绝了把婆婆送到精神病院的建议,在守护儿子、婆婆的同时,还种地、养猪,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婆婆病情发作时六亲不认,焦躁不已,但看到彭会琴瞬间就会安静下来,让儿媳给她倒水、喂药。
  “要不是她,这个家早就散了。这些年她吃的苦,受的罪,数都数不过来……”彭会琴的公公王帮顺哽咽着说。
  26年来,彭会琴也常常伤心流泪,可哭过之后她又安慰自己,给自己打气,“我不能退缩,更不能倒下,后面还有老人孩子在等着我!”
  尽管遭受了这么多苦难,但彭会琴对生活仍充满了感恩。“现在政策好,儿子看病的费用国家几乎全部承担了,各级政府也给了家里很多资助。向前看,不回头,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