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开拓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服务新模式——
“订单式”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
2024年01月01日 要闻
文章字数:758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李媛媛
居住分散、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常年孤寡是分散特困对象养老问题的主要特征。如何帮助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老有所依?南郑区民政局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让分散特困对象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显著改善,稳稳地托起了他们的晚年幸福生活。
照护职责缺位、服务标准各异、照护质量不高、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一直是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照料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南郑区民政局制定《特困供养人员照护服务提升计划》,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签订协议购买服务,服务内容分助洁、助医、助行、助餐、助农、代办、维修7大类30多项,开展“现场点菜”的“菜单式”服务和各取所需的“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服务机构配备了专业的营养师、药师、心理咨询师、护理员等,根据服务对象的共性标准和个性需求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大河坎镇扶贫移民歇马店村安置点就是试点之一。每隔两周,第三方专业机构工作人员就会身着“绿马甲”来给安置点老人打扫卫生、理发、剪指甲、收拾屋子,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他们照顾我们有两年多了,我们每天都盼着他们来,他们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好。”近日,该安置点住户张某说道。目前,该项举措已从6个试点延伸到全区21个镇(办),和张某一样享受照护服务的分散供养特困对象达到1997名,占全区分散供养人员的85.8%。
“叔叔阿姨更多的是需要心理安慰、精神寄托,每次来他们就把我们当儿女。”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陶某说,她的服务对象是居住在黄官镇黄官社区、今年80多岁的汪某、杨某老两口,每次她的到来都让老两口特别高兴。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服务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还免费提供消毒杀菌、物件维修、健身保健、助行代办、欢度节日等多项合约之外的服务内容,并坚持每个服务点每月开展一次个性主题活动,现已累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60余场(次),人文关怀让养老照料服务更具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