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山茱萸成为致富“金豆豆”
2024年01月03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036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王刚
“前不久,我们新生产线生产的首批1000瓶珍藏版高档礼盒酒,销往深圳市场,销售额达200余万元。”近日,笔者走进位于佛坪县的陕西长盛秦泉酒业公司,只见工人们娴熟地对山茱萸酒进行着贴签、装盒等包装操作,一旁的公司负责人韩文华则介绍起了销售情况。
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将山茱萸纳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让佛坪山茱萸产业向深加工、精加工迈进了一大步。
佛坪县是中国山茱萸三大产区之一,自古即为山茱萸的道地产区。该县的山茱萸以果大、肉厚、色泽鲜艳、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享誉全国。该县种植山茱萸10万余亩,常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占全国山茱萸产量的六分之一。
一到秋天,在佛坪县,不论是河道两旁,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山茱萸果挂满枝头,火红一片。村民们的院落几乎都晒着成堆的山萸肉皮,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该县沙窝村村民程礼全是村上的山茱萸种植大户。他家门口一排排的山茱萸晾晒整齐,几名工人正进行着山茱萸杀青、脱壳等工序,一片火热繁忙的景象。“我大概有50亩山茱萸树,有2000多株。今年山茱萸结得比较繁,预计能收3吨干货,按60块钱一公斤算可以卖到18万元。”程礼全高兴地说。
沙窝村地处山区,气温较低,特别适宜种植山茱萸。山茱萸系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成熟的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萸肉。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具有治腰痛,祛风寒等独特功效。“山茱萸不仅能当药材卖,还可以做成果酒和饮料,味道好且养生。自退耕还林后,全村都种上了山茱萸。去年价格比较好,一公斤能卖到55元至65元。”沙窝村村支书肖裕斌说。
为了拓宽销路,该县建成日加工鲜果山茱萸标准化脱核、烘干、色选、分级初加工基地2个,发展山茱萸收购企业、个体户15家,通过上门收购等方式将山茱萸销往全国,推动山货出山,实现群众增收。
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食药同源”试点工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制定山茱萸产业链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山茱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与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机产业(海南)有限公司、陕西力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签订合作,山茱萸气泡饮、山茱萸酒等一个个具有佛坪特色的县域公共品牌愈行愈远销路不断拓宽。2023年,全县山茱萸干品产量1200吨,产值达6000多万元,惠及群众2.3万人,人均增收2600多元,一颗颗山茱萸“红果果”成为了增收致富的“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