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助学传佳话 回报社会显担当

——记我市助人为乐类“最美系列人物”刘东平

2024年01月05日 家庭 文章字数:176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李弋戈


    刘东平(左三)和南郑区物业协会成员、志愿者们做社会公益时的合影。    受访者提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年56岁的刘东平是南郑区工商联副会长、物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和两届区政协委员,长期捐资助学扶贫帮困,使无数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先后荣获南郑区“巾帼建功标兵”“物业协会最美志愿者”“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在汉中市2023年第三季度“最美系列人物”发布仪式上,刘东平被评为助人为乐类“最美系列人物”。

  捐资助学,圆了多位寒门学子大学梦

  1986年高考落榜一直是刘东平萦绕在心中的痛,她本想复读再努力一次,但看着家中还在上学的兄弟姐妹和辛苦操劳的父母,不得已她只能放弃。从那时起,她在心中暗暗发誓,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帮助想上大学的学子圆梦。
  步入社会后,刘东平当过八年出租车司机,还开过服装百货店和餐饮店,多年的打拼为她积累了社会经验,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7年,当刘东平得知四川籍学生李雪梅因父母做生意失败欠下了债务,即将面临失学,没有过多犹豫,她将李雪梅接到了自己家中,这一住就是三年。“我跟雪梅说,学费和生活费不用她操心,她只管好好学习,刘姨来资助她上大学。”
  2010年,李雪梅回四川老家上高中后,经常给刘东平打电话、发微信,向她倾诉心事和近期学习、生活情况。2013年,好消息传来,李雪梅如愿考入了四川警察学院。说到这里,刘东平难掩喜悦之情,“雪梅以前住在我家的时候就很乖,她特别懂事、会体谅人,经常帮我做家务,在学业上也非常努力,那时候我就知道她一定能考上大学。”从初中到大学的9年间里,刘东平共捐助了13.5万元。
  从2007年至今,刘东平先后捐助18万余元,帮助了汉山街道办岳树岭村高三学生朱继明、牟家坝镇贫困大学生王茜茜等多位学子圆了大学梦。

  参政议政,为特殊群体、中小企业发声

  从2018年起,刘东平连续当选了两届南郑区政协委员和南郑区物业商会副会长、区工商联副会长,2021年当选南郑区物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她积极参与协会和区政协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公益事业,发掘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发声。
  刘东平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残疾人的优抚政策趋于完备,但对残疾人家庭的相关帮扶措施还有待健全。为此她提出了三条合理化建议:一是加强无障碍环境改造;二是探索残疾家庭工作制,建立反馈机制,进行精准解难帮困;三是建立健全养残院机构,对生活难以自理的残疾人,按自愿原则进行集中收容养护,实现“抚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富裕一家庭”的梦想。她的这一提案,得到了区政协的采纳。
  2014年11月,刘东平成立了自己的企业——汉中市南郑区民乐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乐居物业公司)。作为中小企业,她非常关注汉中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她说:“只有企业发展好了,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今年,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她积极调研,并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探索。她的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为多家中小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发展企业,吸纳1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常有人问刘东平,物业企业利薄,捐资这么多你不心疼吗?她说:“我正是因为帮助了别人,才体会了人生的乐趣和价值。正是感到肩上的社会责任,才激发了我把公司做大做强的信心,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刘东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的摸爬滚打、潜心学习,使她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她创立的民乐居物业公司很快就在竞争激烈的物业管理行业站稳了脚跟。该公司现拥有员工队伍一百余人,为南郑区高庄机电园区、梁山工业园等多家单位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加大,物业管理在改善广大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公司服务的单位和小区也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保安和保洁人员。刘东平发出了大量的招聘信息,明确优先招聘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她组织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对新招聘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并组织安排他们优先上岗,缓解家庭困难情况。近年来,该公司累计为农村贫困户1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增加了贫困人员的家庭收入。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刘东平和协会成员、志愿者们一起,积极投身到南郑区内各防疫站点提供帮助,她还给南郑区红十字会和城南社区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