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岭上火棘红
2024年01月05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082
文章浏览数:

谢林
梁山镇地处南郑区北部,汉江南岸,因位于梁山山脉脚下而得名。境内有龙岗寺、药王洞、乾明寺、猴子岭4处名胜古迹。
猴子岭因藏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考古发现大量旧石器、新石器和原始社会晚期墓葬群而出名。此地距汉中城区十多公里,邻近汉江,交通便利。听说猴子岭上的火棘红了,立冬过后,应朋友之邀,适逢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我们一行人驾车前往去观火棘。晨起时,冬日的汉江一帘薄雾萦绕,如同仙境,如梦如幻。远望黛青色的梁山山脉,山峦起伏,绵延在云天之下。车停山下,徒步上山,周围山势平缓,漫山遍野的火棘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火棘又叫“救兵粮”、火把果、红果子、吉祥果、红军果等,是一种蔷薇科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多生长在林缘空地、荒坡、路边灌丛中。果实一般为簇拥生长,非常密集。可存留枝头甚久,直至来年春天。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大军讨伐张角,将士们饥渴难耐,曹操虽用计“望梅止渴”,将士们依旧无粮可食,危难之际偶遇火棘林,有饥饿士兵摘食后感觉不错,于是全军以其充腹获救,故称“救兵粮”。
猴子岭实则无猴。传说此地山大林深,因林间曾有猕猴出没而得名;另说山下柿子坪一带有位少年进山打柴迷了路,被一和尚所救收为徒弟云游四方,他的母亲每天在猴子岭上苦苦等候自己的儿子,等得眼睛都瞎了,悲戚难耐没几年就去世了,乡亲们就把她埋在这座山岭上。十年后,儿子在外做了大将军荣归故里,却再也见不到母亲,就把这座山赐名为“候子岭”,后世人传为“猴子岭”。
隆冬时节,猴子岭虽满山枯叶铺地,但沿途飞鸟鸣唱,溪流潺潺。步入林间,山崖上、树丛中,不时闪出一丛丛红彤彤的“救兵粮”,顿生心旷神怡之感。此处与大汉山遥遥相望,宝巴、京昆高速和西成高铁像三条彩带当空交汇于此,东北可俯瞰汉中城西和静静东流的汉江。抬目四望一簇簇火红的火棘尽染山梁,以它那一抹醉心的红,为萧瑟的冬日增色添彩。
绕过一个山包,在山脊北侧发现大片火棘丛,这里是一片向阳的林地,荒草丛生,各种植物已进入休眠期,唯独一丛丛火棘像花一样红彻枝头。这抹红,是色彩、是温暖,是美好也是风景。远望,像一团团火焰绚丽夺目,点缀着冬日的群山。近看,枝头上无数红果拥挤在一起,簇拥着抱团取暖,像晶莹剔透的红玛瑙。它们扎根在贫瘠的草丛中,在绿叶的映衬下,或垂下沉甸甸的枝条,或仰望蓝天白云,抗拒着风霜苦寒。摘一颗红果送进嘴里,酸涩带甜,是沉淀过的沧桑的味道。
置身于漫山遍野的红果丛林中,心中泛起久违的喜悦。耳边好似一首歌徐徐飘来:那是你秋天依恋的风,那是你漫山醉人的红,那是你含情脉脉的心,酸酸甜甜招人疼。又见山里红,故乡的山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