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峡口镇峡口社区办起食堂不仅为老年人提供暖心餐,还解决了周边新就业群体的“做饭”难题——

社区“小食堂” 服务“大民生”

2024年01月09日 要闻 文章字数:930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黄欣雨 张悦


  “今天午餐有白菜炖肉丸、青椒肉丝、芹菜豆腐干,味道还挺好的。”两位年近70的老人看着社区食堂门口展示的菜单,笑呵呵地说。在西乡县峡口镇峡口社区食堂门口,居民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唠着嗑。
  “1月3日,我们这个开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正式开业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有着不同的优惠政策,年满65周岁且长期居住的老人,可享受每天一餐2元的优惠价,80岁以上老人及重残老人可免费享用两餐,辖区内困境儿童可免费用餐。”峡口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刘继强开心地说道。
  峡口社区食堂于2023年开始建设,由原先的日间照料中心扩建而成,面积约150平方米,早中晚三餐平均可接待60人。食堂主要提供标准套餐和小炒菜:一荤一素6元、一荤两素8元、两荤两素10元,小炒菜品种类有10余种,免费提供蔬菜汤,菜品天天换花样。
  峡口社区有2700户常住居民,其中65岁以上的居民476名。社区食堂不仅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营养卫生、方便实惠的“暖心餐”,还能解决周边新就业群体在繁忙工作中的“做饭”难题,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爷爷,我们推荐您点一荤一素。您一个人吃刚刚好。”食堂工作人员热情地向王大爷介绍着。一份醋熘白菜、一份西芹炒虾仁,王大爷只花了6元。从点菜到取餐,不超过3分钟。
  “米饭很软,正合我的胃口。”王大爷说,他一个人在家做饭很麻烦,为省事,经常骑电动车去路口的一家餐馆买饭。如今社区食堂开张了,他在家门口也能吃上品种多样的套餐,关键是卫生、方便、实惠。
  近年来,峡口社区建立“党建工作引领+集体经济入股+社会组织参与”的社区食堂特色服务运营模式,以集体经济注资20万元入股的形式,引入西乡县饮盛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积极发动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公益人士等义务承担清洁员、管理员等职责,并对就餐标准、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建立“社区食堂”微信群,及时发布菜单,成立“送餐队”,为特殊群体提供集中就餐、送餐上门等服务,将便民服务拓展到“最后一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组织为载体,以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机制,持续探索养老新模式,常态化开展‘读书看报’‘开展剪纸’‘健康讲座’‘节日活动’等文体活动,让食堂变‘课堂’,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刘继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