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负冰

2024年01月09日 副刊 文章字数:2095 文章浏览数:

梅一梵


  立冬后,随着小雪大雪节气的来访,花市出现水仙的消息。
  这时,买几颗水仙种球水培,是我多年一直的追求。也算是我的风物或习俗。
  水仙适合佛系养法。一碟清水,几粒卵石,样子清清白白,珊珊可爱,在冬季花卉里别有一番风致。
  前几年养水仙,只是去除紫皮及枯根,直接上盆,垒几粒白石子儿。近两年,为了使水仙早日绽芳吐蕊,我学着雕刻水仙。
  将健康饱满,盘底坚实的种球清理干净,左手握种球,芽头朝上,右手用小刀从球底1厘米处平行横切半圈,将裹紧的鳞片及茎膜,由下往上,由外而内,逐层剥落,露出藏在内部的茎秆。再由茎秆两则左右纵切,小心清理,直至白净的茎秆完全暴露后,将种球浸泡,洗净伤口,放入备好的浅钵中,白色鹅卵石将鳞茎固定。白天放在窗外,接受阳光的抚慰,防止徒长。夜晚端进屋,置于灯下,让持续有效的光合作用给株植提供充分的养料。由于勤换水,多光照,通风优良,温度适宜,过不了几日,即见白嫩的须根,悄悄然由球底向四周蔓延。约莫一个多月后,茎秆开枝,抽苔,散叶,花葶抽出,花苞努力膨胀,一天比一天冲动,一天比一天迫不及待。
  一日里,晨起,忽闻丝丝清香,沁人心脾,盈入怀袖。心想着,是谁香香地站在那儿?疑惑之际,不由得心里咯噔一惊,“咦”地一下转身,问道:
  “开了吗?”
  “开了。”水仙应答。
  一朵清幽素净的花萼,在冰雪凛冽的寒冬时节亭亭玉立,模样儿婀娜玲珑,可堪入画。
  欣喜之余,急急上前,将其捧在手中,置于门厅不是,置于净几不是,至于案头也不是。总之,哪里都觉得不妥,哪里都觉得欠缺点什么。倘若此时恰好阳光明艳,岁月寂寥,那就置于书房,晴窗对坐,读书习文,水仙在旁边多情地看着,也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享受。
  水仙可近嗅,亦可远观。近嗅时,清芬吻面颊,凝香染襟裳,令人沉醉不知所以。远观,你看它倚在窗前,宛若清水芙蓉的凌波仙子,袅袅然出岫,又如一首楚楚怯怯的小令,披着宋时的月光,戴着魏晋的斗篷,神情娇羞,姿态婵娟,惹人垂怜。尤其是年关将近,水仙用思念、团圆、吉祥、美好、纯洁、高尚等花语,迎合了中国人对过年的态度。
  水仙花有单瓣重瓣之分。
  单瓣水仙,六瓣一层花,花朵清新娇小,味清香,花被白嫩似汤匙,黄蕊呈盏杯形,完全绽开,犹如六棱白玉盘托起一盏金黄酒杯,人称“金盏玉台”。重瓣水仙也叫洋水仙,黄色居多,两层十二枚花瓣卷成一簇,朵大,瓣微皱,香味淡浊,称作“玉玲珑”。重瓣水仙花形不如单瓣水仙矜持端丽,懂礼数,有教养,一副大大咧咧的性格,恨不得把自己开炸。我们常见的为单瓣水仙。我养的也是单瓣水仙。宋代诗人朱熹的“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诗句,说的也是单瓣水仙。
  一个“单”字,一个“瓣”字,一个“水”字,一个“仙”字。分开来理解,孤清,婉丽,清澹,不着风尘。组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超凡脱俗、冰肌玉骨的冷美人,如梦如幻的飘渺丰姿。
  对于水仙,古人今人都青睐有加。
  明代有个叫做程羽文的人,隐逸山中,远离城市村落里精密准确的报时,用山中一年四季自然的花开花落,编写了一部涵盖全年花历的册子《花月令》。他在十二月中记载:“十二月:蜡梅坼。茗花发。水仙负冰。梅香绽。山茶灼。雪花六出。”作者为何不说,顶着严寒,开于山野的“梅”负冰,“腊梅”负冰,“山茶”负冰,亦或“雪花”负冰,单单却只说,养于室内的水仙负冰呢?我想,他必定也是对甘于清贫、不施粉黛的水仙情有独钟,由此才让它负着冰,含着雪,独自走向它冰清玉洁的入尘之姿。
  话说这水仙花原本并非传统的中国花卉,而是在唐朝时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一开始作为贡品送给皇宫贵族,宋朝以后,也只有一些达官显贵才会拥有,直到元朝时,水仙花才慢慢走入民间。现如今,中国水仙经千年的选育和优化,已经完全区别于国际上的洋水仙,成为世界水仙花中别具一格的佳丽。而宋代时,中国传统文化忽然由唐代的富丽辉煌,转变为清幽温婉、淡雅素洁、凛冽冷艳的审美方向,而水仙花正因为契合宋代文人士族清贞雅逸的性格,一时间成为上层阶级的新宠,被文人墨客以诗词书画的形式赞美吟诵。
  黄庭坚的“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沈为骨玉为肌”写出了水仙骨如沉香肌如玉的晶莹澄澈之美。范成大在《瓶花》中曰:“水仙携蜡梅,来作散花雨。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意思是说水仙和蜡梅一起顶着严寒傲雪开放,如同天女散花般凄美,它的幽香,令人在梦中深深寻觅。姜特立用:“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赞美水仙高出群品,与梅相共的风骨。而遁入佛门的释智愚在《水仙》中认为:“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妆。”意思是说水仙花内心芬芳,外表纯洁,清香宜人,本身就是神仙一样的风姿,根本不用再修饰梳妆。
  我对水仙花有些过敏,但仍坚持水培。花开时,摆在几案上,由它清清白白、黄黄绿绿地笑。开与不开,开几朵,开啥色,清晨开还是傍晚开,都由着它。我只需远望,亦或不看不管,只要它存在着,只要它懂得我的心意,便是好的。
  记得不知是哪个文人说过这么一句,大致为:养花,说明人有了闲情逸致。人有闲情逸致,说明国运昌隆,生活有滋味。我这人有点自私,顾不了别人的想法,也主不了他人的事,只坚守自己的清贫。一碟清水,几粒石子,净水清花,寒香寂寞,以示日子安好,岁月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