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第六届道德模范李金全,细心照顾脑梗偏瘫妻子9年,用责任与担当撑起了一个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24年01月12日 家庭 文章字数:1469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邰雅哲 张琼


  有一种爱,倾注全部心血悉心照料患病亲人,不离不弃;有一份情,不分春夏秋冬,守护瘫痪妻子9年,无微不至。家住洋县桑溪镇龙岗村三组的李金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爱情真谛,用责任与担当撑起了一个家庭。
  今年53岁的李金全,30多年前与妻子李文兰相爱结婚,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彼此照顾,小日子虽不富裕但却温馨幸福。2014年10月,在铜川建筑工地上,妻子李文兰突发脑梗昏倒在地,情况十分危急。李金全见状赶忙将妻子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因病情严重,连夜转院到西安大医院进行治疗。
  在西安治疗的50多天里,李金全耐心周到,喂饭、按摩、擦身等样样巨细,付出了全部心血。妻子因偏瘫导致吞咽困难,李金全怕她呛着便小口小口地喂。为了鼓励妻子重新鼓起生活的信心,李金全积极帮妻子做康复治疗,给妻子腿上绑上纱布,搀扶着她在医院走廊里练习走路……
  由于没日没夜地照顾妻子,体力消耗大,再加上精神压力过大,李金全差点病倒在医院。但他依旧咬牙坚持:“那时候我眼泪都要流干了,但我不能倒下,一定要把我妻子照顾好。”
  李文兰在丈夫和两个妹妹的悉心照料下,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和康复,从一开始的神志不清、卧床不起到腿脚有了知觉、开口说话、慢慢可以起身,这个奇迹的出现,让李金全兴奋不已。他本想让妻子继续住院治疗,但医生说治疗到这程度就要靠后期康复,而且断言像这种情况的偏瘫以后80%是走不了路了。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让李金全的心都要碎了。
  在妻子治疗的关键时候,李金全的女儿面临考大学,年老多病的父母也需要照顾。而妻子住院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生活的多重负担、精神压力让李金全喘不过气。
  但他知道,自己如果被压垮,就意味着整个家庭垮了。带妻子回到家中后,李金全振作精神,细心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帮助妻子每天进行康复训练。他还在自家门前用竹子做成地桩,再在上面架好竹竿,让妻子扶着竹竿练习走路。妻子李文兰也是个生性乐观、坚强刚毅的人,她忍着病痛坚持康复训练。竹桩从一开始的一小段,渐渐连成了一个大圈,李文兰扶着竹竿从直走到转圈,这样坚持了3个月后,她便能走出竹桩自己拄着拐杖走了。
  除了腿脚,李文兰的左手也无法动弹。为此,李金全在家中房梁上绑了一个滑轮,再在滑轮上套上绳子,将绳子两端系在妻子手上,让妻子来回滚动滑轮锻炼手臂力量。他还买来医院康复训练时用到的木插板,让妻子进行手部精细动作锻炼,以便恢复手指功能。
  为了照顾妻子和家中老人,李金全3年没有出过洋县区域,每天再苦再累晚上必须回家,他的付出都被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遇到了这样一位好丈夫,要没有他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李文兰早已被他深深感动。
  经过3年康复训练,李文兰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语言功能也恢复了,李金全的心一下子轻松了好多。迫于这几年欠下的外债和家里生计,李金全除了经营几亩田地外,还凭借自己泥瓦匠手艺在周边村找零活干。但妻子生活不能自理,仍要有人照顾,几番思索之后,他决定出门干活时带着妻子。
  从那时起,龙岗村的乡间道路上就经常出现一个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后背用腰带背着妻子奔行的画面。李金全用自己坚韧的品质和深沉的爱默默守护着妻子,他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很多人,村里人提到李金全都竖起大拇指。
  现如今,李金全一家早已脱贫,家中修起了新房,女儿大学毕业后在西安找到了工作,当初带着妻子一起外出务工骑着的摩托车也换成了更方便携带轮椅的三轮车。
  2023年12月6日,李金全登上了洋县第六届道德模范表彰领奖台,他的事迹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人,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