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先进工作者时有光
2024年01月12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555
文章浏览数:

时有光(1932.3—2003.7),汉族,城固县博望镇人。1953年毕业于沈阳东北工学院,分配到北京冶金工业部生产技术处。1958年4月先后在青海省古城炼铁厂、青海小桥炼铁厂和青年互助炼铁厂等单位工作,1962年到青海大通矿务局元树矿从事井下作业,1972年2月到矿务局机修厂任技术员。1979年10月,调入陕西省略阳钢铁厂,后任机动能源处副处长。1988年12月获得陕西省冶金系统高级工程师职称。
1985年至1988年,时有光先后组织实施过多个节能改造项目,累计帮助略阳钢铁厂节约标准煤5.47万吨,节约资金2123.8万元。其中,负责略钢“轧钢开坯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年节约资金96万元,获得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成果二等奖;负责略钢“高炉煤气回收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年节约资金92.46万元,8个月收回成本,该项目于1990年荣获省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3月13日,时有光被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陕西省“七五”节能先进工作者。1992年6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授予政府特殊津贴补助。1995年,他牵头改造实施的高炉采用喷煤粉技术,获省冶金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推荐为陕西省参加科技进步评比项目;组织改造研发的“球磨机瓮封机械技术”“混铁矿富氧高炉煤气燃烧保温装置技术”均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证,后者还获得省冶金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属国内首创技术。1995年12月,时有光被省冶金局授予“八五”冶金科技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