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石壕吏》

2024年01月16日 副刊 文章字数:3223 文章浏览数:

丁小村


  上次我开聊杜甫诗,选了最简单的一首起头。结果有朋友留言,让我说说《石壕吏》:这本来没在我选择范围内,因为它是中学课本里边的选文,我以为初中语文老师已经讲得很好了,难道我们还得回到初中语文课堂上坐会儿?
  回去有好处啊:第一,回到常识本身;第二,回到文学本源;第三,回到心灵本真。这样想,我觉得说说《石壕吏》也好啊。
  那就试着先回到常识吧。
  这首诗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篇旅行日志:随手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述“大时代”的“一件小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等率领唐军平乱,和安庆绪史思明军在河阳(今河南孟州)一带对垒。759年春由于唐军遇挫,需要补充兵员,才有诗中所述杜甫遭遇抓兵的事件。这时候杜甫被贬为华州参军,从洛阳前往陕西赴任途中,有了这个见闻。
  从历史背景来看,杜甫的记录具有可资查考的真实性。在安史之乱中,杜甫经历了被围困长安、回归凤翔、回家探亲、辗转长安洛阳……自己的遭遇本身就是历史的一个典型细节。他在此期间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比如《哀王孙》《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中的“三吏”部分,既真实书写了个人见闻遭际,也客观描绘了时代风浪。
  这首诗也是一个历史细节。杜甫在《北征》中描写战争的惨烈:鸱鸮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这场人祸与战祸,带给大唐人民的,是残害为鬼的惨烈遭遇;带给大唐军队的,是战场白骨;带给大唐盛世的,是摧毁性的打击。
  在《石壕吏》中,老夫妇三个儿子,两个已经阵亡了,只有一个幸存者,但大战在即,他恐怕也很难回来。老妇被强拉到前线,哪怕只是当个火头军,也命运难料。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转向衰败。凡事必有因果,讲盛唐为什么落到这样的结果,其实需要一大篇讲义。这里我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历史,那些知道历史的却忽略历史的,那就是不尊重事实也不尊重历史,其心可诛,不值一提。
  大唐帝国建国,是基于优秀的政治制度(从前代积累到唐代的发扬):比如“租庸调制”(政府分给农民土地,农民承担赋税和公役)和“府兵制”(政府减免赋税和徭役,但农民需要参加府兵:农忙务农,农闲操练,战时打仗),这两个制度相辅相成,轻徭薄赋均田利民,保证了老百姓有田种有饭吃有参军的积极性。
  但随着承平日久,中央集权且臃肿,地方政治无力且涣散,失地农民日渐增多,府兵也有名无实——造成的结果是百姓逃避兵役,兵力也弱小,而发展职业军队的藩镇则日益坐大,终于在安史之乱平息后,成为大唐的巨大隐患——最终梁太祖朱温也是以藩镇勤王的名义把李唐的烟火给熄灭了。
  帝国一旦不懂得爱惜百姓了,结果也就很不妙。
  本来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都是轻徭薄赋激励农民的,到了这个时候,成了抢抓了。不要忘了大唐帝国的建国者,他们都是以武力获胜的,比如唐太宗就经常亲自参加演练,因此在盛唐时代,一家有三个男儿,一个去参军,既能够得到政府的优待,也是一件光荣的事。但到安史之乱后,农民流离失所,家已不存国将安在?
  所以到晚唐五代,都是职业军人坐大——他们的兵,就是吃兵粮的,是被抢抓去的,一般是军队,一般也差不多是强盗。所以生在晚唐五代的老百姓,那是连猪狗都不如:不去给军阀当兵,只有死路一条。
  杜甫并没有议论国家大政:他只是描写了自己亲眼所见的一幕。但回到常识后,我们很容易读到杜甫笔触中的这份真切——老百姓如何地成了牺牲品。
  杜甫许多诗歌被后世称为“诗史”——并非说他的诗作就是历史,而是它成了历史的某种见证。
  再回到文学的本源。
  杜甫这首诗其实并不难解,可以说是平白浅直,就算一个初中生也能看懂。但这份平白浅直,却不是随便来的。它需要回到“诗经”的传统。
  我们都知道孔子编订诗经,专门列了一部“风”——风者,既是民风,是风土民情;也是讽,即有“讽喻”的意思,所谓讽喻,就是让你透过事实,有所思考。诗经的这个传统,被以后的诗歌所继承,从战国到汉魏六朝,到隋唐,一脉相承,乃至白居易总结了一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杜甫这首诗当然也就是“为事而作”的:它真实描述了事件,却并没有多少议论;它将感情隐伏在诗句之后,就像“风”一样,让你从中读出点儿什么。
  其实这也是文学的特点:文学不是历史,它不能勾勒历史的框架给社会治理者以参考,它只能描述历史的细节,让人唏嘘感慨;它不能解决具体的事情,却能触发人去启悟。
  跟中学生讲作文的时候,这首诗可以作为记叙文的范本:有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交代(夜宿石壕村,碰到差役抓人);有事件的转折、发展(老翁逃走,老妇交代家庭情况);有事件的高潮(家里已经无人,只能老妇亲自去);有事件的结局(老妇被抓走,独与老翁别)。杜甫用这寥寥一百来个字,就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惨烈毁灭,一对老夫妇的悲惨遭遇,底层差吏的冷酷无情,大唐的无可挽救,老百姓的悲怆命运。
  这诗还很讲究叙述的角度:比如全诗主要内容都是“听”的,作者叙述角度始终如一。
  这诗还很讲究叙述的情感味道: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并不明写作者的感情,却在叙述中暗含了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余音袅袅:“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既交代了事情的结局,一个“独”字又与诗歌开头遥相呼应,让人顿感无限悲怆。但作者并不直写出来。
  我想这些都是中学语文老师能讲给大家的:回到文学常识之后,贴近作品之后,我们还会把这诗解成什么歪诗呢?除非你心坏了,常识也没了。
  最后让我们回到心灵本真。
  这词儿说得有点儿玄虚了,换个说法:让我们回到同理共情吧。
  杜甫这首诗描写的是老百姓在时代乱局中的悲惨遭际。比如石壕村这对老夫妇,他们家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已经战死,剩下一个恐怕也回不来了;孙子是乳儿,媳妇连完整的衣裙都没有;老头儿如果再被抓去当兵,这个家庭也就彻底完了(这也是老妇为什么主动要求被抓去)。杜甫只是在旅途中的一次普通的见闻,却写出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许许多多家庭的共同遭遇,或者说,它本身提供了历史所不能书写的细节(这其实也是诗经“风”的传承)。
  这样的情景,如果你不心动,不感同身受,没有共情,那你大概是木石了。杜甫并没有在此诗中呼天抢地,却让人读完忍不住叹息流泪。百姓是江山的基石,百姓都这样了,这江山还有望吗?
  杜甫这首诗还表达了一份对下层官吏的痛斥。
  一开头就是“有吏夜捉人”,一个“捉”字把他们工作的性质体现出来。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一鲜明的对比,底层差吏这份凶狠和无情也就凸显出来,不用多说。
  最后,老妇还是去了河阳:石壕吏们完全可以放过老妇一家,但他们还是抓走了老妇,这不用说,跟他们讲道理抒发感情都无用——他们已经在这场惨烈的战祸中,变成了木石之人。
  但我们读者不能无情。读了《石壕吏》,我深深憎恶这些基层差吏。道理很简单,他们早已丧失了基本的人情人性,这实在无关爱国忠君。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也描写过下层官吏的凶暴残恶: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吏”之冷酷无情,也正是大唐江山日益崩塌的侧面反映:不要忘了大唐盛世,是以良好的吏治为前提的——开启科举,收罗人才;整顿吏治,勤政爱民。但到了当兵需要“捉”的时候,连农村老妇也不能幸免的时候,底层官吏成为打手,惨烈的战争中一将成名万骨枯,这个帝国也就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彻底坏掉了:大厦将倾,就算杜甫又当如何?只能表达一腔愤怒和郁闷吧。
  老实说,讲石壕吏真的不需要这么多笔墨。但强调一下常识,倒真是需要更多的笔墨。
  为什么理解《石壕吏》也会发生争议?那是因为你把常识都丢了。
  《石壕吏》当然是一首好诗。
  它对许多人都有益:孩子们可以从中间学记叙文做法;作家可以从中间学叙述技巧;无情的人可以学点儿人情;教授可以讲点儿爱国忠君;专家可以讲点儿风骚;当然某些人也可以“含泪”劝劝老妇老翁……
  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还是回到常识、回到文学,也回到一个人最基本的同理共情吧——这样你不会把真的读成假的,把悲伤读成欢笑。
  当然,你也不会被那些戴着各种大帽子的人唬住,以为自己全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