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 大力弘扬汉水文化精神

2024年01月17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991 文章浏览数: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写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强调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鲜明主题。汉水流域位于中华版图的中央,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行重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涵括“四种伟大精神”,亦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然化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汉水文化的精神特质是:开拓创新,厚德载物;中和博爱,有容乃大;不懈奋斗,鞠躬尽瘁;追求梦想,公而忘私。
  首先,汉水流域文化具有“以民为本,男女平等”的精神。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在南游汉江时,对汉江边的女性平等待之。《韩诗外传》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孔子南游楚国,来到了一个阿谷之隧的地方,穿过长长的山谷,来到了汉江边上,看到了两位戴着闪亮珍珠项链的少女,正在江边洗衣服。两位姑娘清丽窈窕,勤劳能干,颇有主见。他就让自己的两位弟子,送上了两份礼物,但是被这两位洗衣的女子婉言拒绝了:“无功不受禄,无缘不受赏。先生,我们谢谢您了。”两位少女有见识、知礼节的,是勤劳智慧的,是不贪恋钱财的。证明孔子民本思想中,也有男女平等的理念。
  其次,汉水流域文化具有“开拓创新,厚德载物”的精神。楚人从汉江支流丹江开始,到汉水中游的荆山沮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以汉水为主要根据地起家的楚庄王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正是楚人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的典型体现:“不飞则已,飞将冲天;不鸣则已,鸣将惊人。”楚庄王在位时期(前613年-前591年),曾问鼎周室(前606年),饮马黄河(前597年),称霸中原,“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使楚国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强国。楚国历经八百年,由弱变强,先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终成长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东周第一大国。楚国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惊采绝艳的楚文化。楚国的青铜冶铸、木竹髹漆、丝织刺绣、老庄哲学、屈骚文学和美术乐舞璀璨夺目,冠绝天下。楚人对自己的艰苦创业与开拓创新极为自豪。《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筚路指的是柴车;蓝缕指的是破衣。就是说楚王熊绎带领族人,穿着破衣服,驾着粗笨的柴车,在蛮荒草莽的土地上辛勤开发,建国立业,还需要长途跋涉向周天子纳贡。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楚人的思想中生发出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伟大创业精神,而且越是环境恶劣,越能激发楚人不认输不放弃的斗争精神。从破柴车到豪华气派的战车,成语“筚路蓝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楚人创业的艰辛。
  无论是铜器冶铸、丝织品、竹简、帛画、编钟音乐、漆器、哲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天下第一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汉水文化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精神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汉水流域成为闻名世界的汉家发祥地。刘邦崛起汉中,刘秀兴起南阳,诸葛卧龙腾起于襄阳、南阳之间,鞠躬尽瘁于汉中。一水兴三汉,汉水铸汉魂。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丞相萧何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由于两汉三国时期,汉水流域是兴王之地,从而激发了这里民众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这里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西汉的张骞,从汉水边的城固踏出了第一条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东汉的蔡伦封侯于汉水边的龙亭铺,发明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浑天仪,率先揭开了中国地震科学的新篇章;刘邦正是以汉中为基地,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击败项羽,建立西汉。从而使“汉”文化符号从汉水流域走向全国和世界。
  再次,汉水流域文化具有“中和博爱,有容乃大”的精神。儒家经典《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汉水流域位于江、河之间,承南济北;汉水流域是西部高原通往东部平原的走廊,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这里成为中华江河文明的荟萃之地。使汉水流域文化积淀深厚,层次丰富复杂。不仅巴蜀文化、秦陇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汇集;而且,这里还是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融合之地;甚至西域文化、岭南文化、江浙文化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江淮文化在此交融、沉淀和遗存。因此,汉水流域文化既有深厚的积淀和来源的广泛性、复杂性,使汉水文化极富开放性与兼容性、普适性与代表性。明清两代,陕南地区成为以湖广、闽粤为主体的全国性大移民的焦点,大规模的官方、非官方移民涌入秦巴山地,土地垦殖幅度剧增,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山种地,伐林开荒,办厂开矿,使汉水中上游再次成为南北文化的融通与开放之地。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研究,康熙中期,陕南人口大约50万,而100年后的嘉庆年间达到396万,增长率为697.9%。究其原因,均是“移民造成”。明清两代,为了抚治战乱,恢复和发展生产,统治者采用移民垦荒和屯田的办法调剂人力之需。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赋役、圈地,大批流徙,使秦巴山地成为移民集中地,形成了明清移民开发的高潮。移民大部分来自我国南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的迁出地主要是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安徽、江苏、江西等省,特别是湖北、四川两省是汉水中上游移民的主要来源。南北移民将南北文化带到了汉水流域,奠定了汉水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后来抗战时期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到汉水流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开发建设大三线的需要,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技术精英大批移民到秦巴山区的汉中盆地和十堰谷地等处,形成了历史上第六次移民高潮,进一步强化了汉水文化的有容乃大特质。
  总之,汉水流域在中华江河文明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汉水文化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爱国主义教育法普法宣传的典型内容,我们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为动力,在国家南水北调的大背景下,用汉水文化的厚重内涵,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提升全民的爱国主义情怀贡献力量。
  

(汉江书院副院长 梁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