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差评”助推我市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去年主动评价率94.98%,差评整改完成率100%
2024年01月18日 综合
文章字数:1284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李蕊
政务服务满不满意,群众有权给出“好差评”。我市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落地见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倒逼政务服务质效提升。
全面构建评价体系
完备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运行的基础。我市印发《政务服务中心“好差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水平的实施方案》,组织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细化“好差评”落实举措,以制度建设规范评价管理。围绕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事流程、服务效果等方面,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从申请材料精简程度到办事流程简化程度、从办事效率提高程度到服务态度满意程度的全方位评价。
全口径拓宽评价渠道
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评价必然也要跟得上。我市整合线上线下评价渠道,畅通汉中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大厅”、部门专业办事网站、“秦务员”APP、南郑区“郑好办”APP手机客户端、“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汉台区“指掌微事通”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对网上服务实行“一事一评”。同时,优化窗口评价器、评价二维码、自助服务终端、意见箱、测评卡、问询表单、“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线下渠道,对现场服务实行“一次一评”,便利企业群众灵活反馈服务体验意见。
全力提高主动评价率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如何、获得感提升多少,企业群众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我市注重宣传引导,在政务服务大厅播放宣传视频,在微信、官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宣传资料、加强人员培训、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向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进行宣传辅导,对来不及评价的群众进行随机电话回访,提高了“好差评”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激发了评价热情。2023年,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共收到主动评价82.71万条,主动评价率达94.98%,服务满意率达99.9%。
全心全意做好差评处置
对办事窗口给予评价后有没有效果,是企业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市加强评价数据的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研判服务对象诉求,实现以评促改。各级政务服务机构都建立了差评和投诉问题核实、整改反馈、结果回访的闭环工作机制,并依托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及时转办“差评”评价。对情况清楚、诉求合理的问题,立行立改;对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明确措施,限期整改。同时,充分用好评价结果,及时在陕西政务服务网公开评价数据,定期通报各部门、各县区的评价详情,广泛接受监督,并将“好差评”结果与考核、评优挂钩,促使审批服务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去年,全市差评整改完成率达100%。
全方位提升服务质效
“好差评”制度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政务服务整体质效。我市以“好差评”工作为动力,不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完善现场服务规范,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套餐式服务、“汉小美”AI智能化服务、“镇街村居联审联办”跨区域服务、节假日延时服务、帮办代办、免费邮寄等举措,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开展“人人讲业务”、业务技能竞赛;积极组织“最佳政务服务大厅”“最美政务服务人”等评优活动,审批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