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职院实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月31日 教育
文章字数:155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马黎华)近年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以党管人才为保障,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人才引培为举措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职称评聘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绩效工资为抓手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坚持固本铸魂、强化德业兼修、力行人才强校、实施引培并举,形成了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教师队伍质量稳步提升,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双高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坚持制度引领,完善人事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修订近20项人事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发挥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修订《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明确师德遵循、强化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渠道,确保全院教职工守住师德底线,坚决不越红线。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制定《现代产业导师选聘办法》《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客座教授聘任管理办法》,修订《博士引进与管理办法》《攻读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管理办法》等,积极助推人力资源并轨发展,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实施方案》《聘期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构建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效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强化政治引领,多措并举筑牢师德之基。党建统领,师德体系不断健全。通过书记院长“第一课”、分管领导上党课、网络媒体聚师风、活动载体塑师德等矩阵作用,提升仪式文化、物态文化的濡化涵养功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活动赋能,师德素养持续提升。通过专题教育、岗前培训、入职宣誓、演讲比赛、团建拓展、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增强师德意识,引导教师严守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做好师德建设的缔造者和传递者,师德师风建设实效性不断增强。榜样启迪,师德风范有效传承。大力培树师德楷模,强化榜样引领感召,激励教师躬身践行,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近3年来,学院荣获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育世家1人,院级师德标兵(师德模范)32人。
坚持创新导向,引培并重打造匠师队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引人才。通过大力宣传、主动跟踪、借力推介等方式,积极搭建对外推介人才库、人才招引线索库、招才引智能手库,全方位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确保引进人才与学院创新发展总体规划高度契合。近3年来,共引进新教师92人,临聘辅导员12人,先后聘请客座教授40多人,兼职教师232人。强化实践,加大力度育人才。通过高端人才引领、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引航”,推动教师实践锻炼、项目合作、培训进修、技术咨询和社会服务。近3年来,选派150多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每年寒暑假入企锻炼达400多人。培养省青杰计划1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4人、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2人。优化评价,增强动力聚人才。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发挥教师职务聘任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建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思政类、心理健康类、专职辅导员类多条晋升通道,满足教师多样化职业发展需要;实施聘期考核,根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教师薪酬,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振共识,优化服务重人才。学院领导大力支持人才发展,营造人才交流良好环境,常态化开展进知解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交心谈心、座谈团建等丰富的形式,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各部门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联动合力提升人才工作服务效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坚持制度引领,完善人事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修订近20项人事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发挥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修订《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明确师德遵循、强化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渠道,确保全院教职工守住师德底线,坚决不越红线。建立健全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制定《现代产业导师选聘办法》《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客座教授聘任管理办法》,修订《博士引进与管理办法》《攻读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管理办法》等,积极助推人力资源并轨发展,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实施方案》《聘期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构建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效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强化政治引领,多措并举筑牢师德之基。党建统领,师德体系不断健全。通过书记院长“第一课”、分管领导上党课、网络媒体聚师风、活动载体塑师德等矩阵作用,提升仪式文化、物态文化的濡化涵养功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活动赋能,师德素养持续提升。通过专题教育、岗前培训、入职宣誓、演讲比赛、团建拓展、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增强师德意识,引导教师严守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做好师德建设的缔造者和传递者,师德师风建设实效性不断增强。榜样启迪,师德风范有效传承。大力培树师德楷模,强化榜样引领感召,激励教师躬身践行,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近3年来,学院荣获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育世家1人,院级师德标兵(师德模范)32人。
坚持创新导向,引培并重打造匠师队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引人才。通过大力宣传、主动跟踪、借力推介等方式,积极搭建对外推介人才库、人才招引线索库、招才引智能手库,全方位开展招才引智工作,确保引进人才与学院创新发展总体规划高度契合。近3年来,共引进新教师92人,临聘辅导员12人,先后聘请客座教授40多人,兼职教师232人。强化实践,加大力度育人才。通过高端人才引领、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引航”,推动教师实践锻炼、项目合作、培训进修、技术咨询和社会服务。近3年来,选派150多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每年寒暑假入企锻炼达400多人。培养省青杰计划1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4人、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2人。优化评价,增强动力聚人才。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发挥教师职务聘任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建立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思政类、心理健康类、专职辅导员类多条晋升通道,满足教师多样化职业发展需要;实施聘期考核,根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教师薪酬,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振共识,优化服务重人才。学院领导大力支持人才发展,营造人才交流良好环境,常态化开展进知解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交心谈心、座谈团建等丰富的形式,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各部门大力发扬“店小二”精神,联动合力提升人才工作服务效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