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容易玻璃心

2024年02月02日 家庭 文章字数:529 文章浏览数:

  不能听重话,别人还没开始凶,自己就先难受起来;不能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听完又生气又难过;不能面对失败,遇到点困难就自暴自弃……为什么孩子会“玻璃心”呢?
  玻璃心是被“捧”出来的。孩子平时遭遇的拒绝太少,父母舍不得训斥、拒绝孩子,渐渐加深了孩子把自己当成世界中心的认知,等进入社会,孩子很难享受到别人的百依百顺,小小的挫折就能让孩子崩溃。没有适应逆境的能力,孩子才会手足无措。孩子的心理韧性没有锻炼出来,容易表现出“扛不住事”。
  玻璃心源于过高的期待。一些习惯了“优秀”的孩子们,是家长心中的希望,他们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期待,对自己也产生了极高的自我要求,特别害怕辜负大人们的期待。因为害怕,所以也更加脆弱。比如成绩波动或者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很容易焦虑、无助和气馁。还有的孩子为了避免失望,干脆放弃,拒绝挑战有难度的事情。
  玻璃心可能只是一种性格。玻璃心也不完全是孩子抗挫力问题,玻璃心最关键的特征是敏感。高敏感是孩子的一种性格特质,它不完全是坏事,有的孩子靠着敏感的观察,做事谨慎,同理心也比较强。但这类孩子可能过于关注别人的情绪,并且将其与自己联系起来,不自觉将小事放大化、严重化,内心更容易受伤。这样的孩子需要父母适当引导,及时安抚他的情绪。

(据《中华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