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路悠悠,乐与诗书游
2024年02月02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042
文章浏览数:
汉台中学高二(4)班 吴蕊廷 指导教师 张晓萌
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我与诗书的羁绊,恰如鸟恋旧林,鱼思故渊。
听爷爷说,50年代的时候家里很困难,他作为长子,小学毕业便挑起家中大梁,为一家上下十口人的生计奔波。他进山砍柴,撂地摆摊,在寒冬腊月里为了几块钱的工资蹚水修桥。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仍然抓住每一点空隙看书学习。他从一个小学毕业的半文盲,“读”成了一个专业知识过硬的会计。“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观念,便植根在我家的基因里,代代承传。
我接触的第一本书是《唐诗三百首》。听妈妈讲,那时的我刚会说话,在牙牙学语时,背会了第一首唐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时的我,哪里懂得何为相思,自然也领略不到王维对好友的眷念及依依不舍。然而诗词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只是寥寥数语的文字组合,便能绘出一幅如此精美绝伦又寓意深远的画卷。由她来作为我启蒙的导师,带我叩响通往书中世界的大门,实在是幸甚至哉。
再大一点时,我便开始死缠着每天都要和爷爷睡午觉。原因无他,爷爷每次午睡前都会给我讲故事。我最初接触四大名著,便是从爷爷声情并茂地讲述中开始的。我喜欢听齐天大圣拥七十二般胆魄刻瑶池闹天宫,喜欢孙权继遗志领江东既冕主吴越万兜鍪。喜欢听水浒一百零八将风风火火闯九州,喜欢红楼儿女写尽世态炎凉满纸荒唐言。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觉,世间书田丹铅浩浩如河山,而我漫游其中,则如同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于是鹏北海,凤朝阳,我携书剑,再踏茫茫路。
书籍对我而言,已然是不可分割的莫逆之友。她像一位衣袂翩翩的世外谪仙,带我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如血残阳,观赏“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水秀山明。我在《狂人日记》中探得鲁迅先生笔下“吃人”的封建礼教,在《骆驼祥子》中看到老舍先生书尽旧社会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我在《红岩》中被先烈们振聋发聩的革命精神所震撼,在《活着》中对苦难与坚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再后来,我已不甘独赏前人之酣笔饱墨,于是我也欣然命笔,开始书写自己的文章。
文字是只神秘而平凡的精灵,能够写尽人情冷暖,书尽世间悲欢。在文字的世界中,我走过茶马古道烟雨旁,赏遍江枫渔火夜未央。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
学海路悠悠,我乐与诗书同游。
教师点评:作者文笔细腻,将对阅读的情有独钟,独特感悟娓娓道来,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她语文素养的深厚,对于阅读的独特认识。文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感染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