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大小都是情义

2024年02月09日 家庭 文章字数:837 文章浏览数:

马星雨

  姨姥姥和奶奶是朋友,生产队时代,两人同到某地修建水库,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奶奶是城郊的农民,姨姥姥是山里庄稼人。水库建完后,奶奶返乡务农,姨姥姥回到山里嫁人。
  小时候,秋凉后,我便能见到这位姨姥姥。她总在这个时候来到奶奶家,扁担挑着两个篮子,篮子里有小米、花生等农作物。姨姥姥进一趟城不容易,奶奶会留她在家中住两日。
  姨姥姥勤快,闲不住,住奶奶家这两天,会帮奶奶拆洗被褥和棉衣。两位老友针线活儿一起干,饭一起做。奶奶夸姨姥姥心灵手巧,女红活好,做饭也好。姨姥姥走时,奶奶要大包小包地把姨姥姥的篮子装满,明明东西都是爷爷去店里买的,还骗姨姥姥是家里孩子单位分的,自家人吃不了,请姨姥姥帮忙消灭了。临告别时,还不忘嘱咐姨姥姥,等明年秋凉了再来送秋。我们家也有地,姨姥姥送的那些,奶奶也种。但奶奶说姨姥姥那里山清水秀,空气好,庄稼喝山泉水生长,更营养更好吃。
  父亲上小学时,姨姥姥的女儿生病来县城住院。奶奶去医院看望,见姨姥姥正为药费发愁,二话没说回家取了钱送到了姨姥姥手里。两年后,姨姥姥来还钱,还挑了两篮子小米和花生。姨姥姥说,知道奶奶的地里也种了这些,但家里实在没啥好拿的,空手来怕奶奶的街坊四邻笑话。
  那时村里老太太、小媳妇爱站胡同口看人来人往,说东家道西家,谁家来个亲戚挎了多大的篮子,也得议论半天。姨姥姥懂得农村这套胡同“文化”,特意带了两篮子东西,在外人面前给足奶奶面子。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说姨姥姥送礼送到她心坎上了,姨姥姥那里的粮食都是精品,若是古代,这么好的粮食得送进皇宫让皇帝吃。姨姥姥见奶奶这样说,此后每年秋天,都要给奶奶送秋,让奶奶尝鲜。那时候,山里人生活条件差,奶奶会早早去集市上扯好布,给姨姥姥家的孩子做几身新衣服,等姨姥姥来我家时让她带回去。
  我认为,奶奶这么多年一直在接济姨姥姥。奶奶却说,不是接济,是礼尚往来。我们家比姨姥姥家条件好,我们拿100元的东西和她拿10元的东西,一样重。姨姥姥篮子里的粮食,对奶奶而言,是情义,是厚礼,金贵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