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监督助发展 践行为民谱新篇

——汉台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综述

2024年02月09日 专版 文章字数:2528 文章浏览数: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翻开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的履职日志,一幅聚焦中心大局、彰显人大担当、展示人大作为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
  这一年,汉台区人大常委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市人大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全区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推动汉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台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政治引领 把稳方向之舵


  汉台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书香砺初心·奋进新征程”读书会。

  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劲动力。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23次、党组会议40次,及时传达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服从区委统一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专题向区委、区委常委会请示报告人大工作8次,报请区委常委会研究制定区委《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持续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开展政策宣讲、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信访接待等60余次,完成调研报告24篇。
  

强化监督 服务发展大局


  时时聚焦中心,处处服务大局。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大局,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更好寓监督于支持之中。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让发展质量更高。听取和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审查批准重点项目计划调整议案,推进“十四五”规划如期实现。听取审议预算执行、财政决算、预算调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专项报告,制定出台《汉台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充分发挥预算联网信息监督平台作用,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联网数据共享,开展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大智慧。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全区科技创新工作。

  让人民获得感更充实。围绕人大代表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全区消防安全、退役军人事务服务管理等开展专项监督;聚焦全区重点工作,开展科技创新、城市管理、“四好农村路”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教育“双减”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调研视察;听取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为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更好转化提供了系列建议。
  让法规实施更具权威。发挥“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执法检查,组织三轮《汉中市停车场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的征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规宣传。2023年,七里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被确立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年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36项,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39次,作出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29项。
  

守正创新 激发履职动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服务保障,支持保障代表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

  为民服务更加高效。建成“网格化+人大代表”智慧化履职管理平台,实行“微建议上报—镇(街道)平台受理—反馈处理结果—代表满意度测评”全流程管理,提高代表履职质效。创新运用“1335”工作法,票决出区级10项民生实事项目和7个镇35个民生实事项目,实现区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各镇(街)人大运用“4+X”模式,积极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视察调研,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214件,架起群众与党委、政府“连心桥”。其中,七里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3个月内为卡斯迪亚南区648户小区业主解决用电烦心事;宗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代表现场视察提建议,解决南干渠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广受群众好评。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汉台区民营企业人大代表座谈会。

  履职渠道更加畅通。开展人大代表“四带头四争当”实践活动,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两期300余人次,走访省市区代表、企业界代表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在全区8个街道建立人大街道工委委员制度,建成了由人大代表和街道、社区干部组成的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积极指导镇、街道人大以“小切口”推进工作创新。七里街道工委人大代表进“网格”、鑫源街道工委“民情观察员”制度、东大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群众微心愿·代表来点亮”活动、老君镇人大代表“七进”活动、宗营镇人大代表“身份三亮”等经验做法在全区宣传推广。
  建议办理更加扎实。围绕“两个高质量”目标,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要求承办部门严格落实“与代表见面、向代表送回复函、听取代表意见”三项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对没有落实“三项机制”或代表不满意的建议,召开专题督办会进行约谈督办,形成“初期交办+中期督导+滞后约谈+后期测评”的闭环系统。目前,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的182条建议全部按期办结,代表反馈满意率98.8%。
  聚焦“三个年”活动建新功。深入开展“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召开人大代表助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座谈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视察调研,组织“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全力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发出积极投身高质量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主战场的倡议,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一年来,涌现出省、市人大代表张仁杰“以商招商”,建成百川电商直播产业园,助力发展数字经济;区人大代表徐侠剑出资20万元筹集物资,连续六年慰问一线环卫工人和城管执法队员;区人大代表付红利成立狮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蔬菜产业,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2000元等代表的典型事例,展现出人大代表履职建功新风采。

(张依 舒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