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沙鸥归何处

——《旅夜书怀》赏析

2024年02月09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950 文章浏览数:

佛坪县中学高三(3)班 翟炳烨 指导教师 王惠


  安史之乱后,杜甫旅居成都、重庆一带,初时尚有朋友相助,甚至一度因为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推荐,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但严武去世后,他便失去了依托,只好离开成都,向家的方向移动。
  想要归家,却一直滞留巴蜀,愿望难以达成。在从成都往渝州的旅途深夜,杜甫看着萧条的天地万物,想起自己漂泊的身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旅夜书怀》。
  首联“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夜的寂静,微风拂细草,本是一种动态,却让人感受到格外的孤独寂寥。危墙、一人、孤舟,营造出孤独寂寥的意境,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力。细草被微风吹动般,就仿佛自己的人生身不由己被命运玩弄,自己的状态和处境就像舟中兀立着的高高的桅杆,寂寞地体会着与世相隔的孤独,只能无力地随波逐流。
  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空、平野,本应是一种开阔的意境,但这一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却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密不透风的压抑,整个世界的空气好似都被抽走了,无论逃向哪里都逃不出这种压抑与窒息,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从心底直冲脑海的无助与无力。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出时局的纷繁复杂,情景交融,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与更深的无力。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运用反语写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自嘲。诗中写道“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运用反语,道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无官而老,以文章名扬天下,这既是作者对命运的感慨,感慨自己实现梦想的艰难,也是对自己的自嘲,嘲笑自己的声名并非自己所愿。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作者以沙鸥自比,借景抒情,写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人生飘零的感慨。作者思考自己这飘零的一生,有才而不能施,有志而不能成,如天地间孤独的沙鸥般孤独而无力,并由此引出了无限感慨,心事浩渺,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飘零江湖旅途之夜的心情,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更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所用的手法更妙不可言,写的是动,却静得人压抑,写的是开阔的星空、平野、江流,却压得人喘不过气,写的是志得意满,却是无法言说的悲凉,让人回味无穷。

  教师点评:这篇诗歌鉴赏围绕诗歌内容进行品读,不仅对感情的理解深刻,而且对作者安排内容时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效果解读恰当,可以说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