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人才“活水”灌溉乡村“沃土”

2024年02月23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126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气温忽高忽低,正是羊肚菌生长的关键期,一定要把棚内的温度控制好。”正月初八,春节还没过完,洋县马畅镇“土专家”党永智就给菌农讲授管理技术。
  春节上班第一天,洋县2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就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开展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管理指导。
  洋县以“朱鹮之乡”闻名于世,同时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把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好带动发展?答案是不断在人才上下工夫,以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循环发展理念,以建设国家级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为目标,倾力打造朱鹮、有机等品牌,县委组织部出台了《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将原有的有机园区和五个产业园重新整合,建成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成立园区管委会和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形成管理运行协同高效的机制,并聘请85名高级顾问为有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参与全县有机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该园区累计吸引40家企业入园,其中在5家企业建立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企业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该县不少企业尝到人才的甜头。“我们在2019年成立了汉中市首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院士团队从科技研发、重点课题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为企业和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案。”陕西洋县志建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志建告诉记者,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企业以秦巴优质中药材资源为依托,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的路子,还先后培育22名本土农业人才,带动448人实现就业。
  “从2021年起,我们就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马畅镇留村建立280亩有机食品与有机产品认证教学实习基地、标准化展示中心、研发生产中心,校企联手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现共赢发展。”洋县永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森感慨。
  一个个专家工作站建立,专家教授深入一线,因地制宜为产业发展找问题、谋出路,用人才“活水”灌溉了乡村“沃土”。
  在传帮带作用下,一批批有机产业人才在洋县不断涌现。该县立足全县有机产业发展需求,成立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洋县分中心,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孵化基地,让乡土人才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该县先后培育农业技术骨干189名,打造猕猴桃、中蜂、食用菌等有机产业示范村65个、有机产业示范园和示范点98个。
  “目前,全县已经与国内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借助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校地合作联盟、科学实验基地等多个创新平台,进一步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苟晓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