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地名里的龙文化

2024年02月23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055 文章浏览数:

李天培


  龙年说龙文章甚多,我只单说城固龙地名与龙文化。
  城固县地处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汉江自西而东横贯其中。自秦建置以来,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是汉中市的一个大县。
  在历史的发展中,先贤们根据事物的出现与发展,先后命名了诸多富含特色的地名,其中冠以龙的地名很多。据1984年出版的《陕西省城固县地名志》记载,城固共有冠龙或嵌龙地名32个,占全县地名总数3176个的1%。这些地名,多以山势地貌、寺庙所在地的地形,或龙姓居住地命名。诸如龙井、龙口、龙洞河、龙泉湾、龙头区等。其中以“龙王”二字命名的地名共8个,计有龙王庙、龙王洞、龙王沟、龙王滩、龙王井等。而绝大部分地名分布在丘陵地带和秦巴山区。
  大凡地名,皆有其历史根源、地理特点或掌故故事。诸如橘园乡的龙皇寺,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修建庙宇时,在屋梁和房柱上雕刻数条龙,院中种植多种花卉。位于巴山地区的五堵镇回龙头,是民国元年(1912),民舍建在一座山形似龙、蜿蜒曲折的龙头上,人们以其地形称为回龙头。五堵镇元山村的龙泉湾,是因为数十户人家集中居住在一眼水泉四周,清顺治二年(1645)建村时命名之。
  城固人崇拜龙的习俗甚为浓厚,因而诞生了诸多冠龙地名及至演绎出诸多寓意深刻的龙文化。诸如九坝村的龙洞湾,是因为山边有一个石洞,洞中长年水流不断。每遇严重旱象时节,民众便头戴柳条编制的凉帽,手持红布条,敲锣打鼓前往龙洞口搭红,燃放鞭炮,乞求龙王爷降雨。因此,人们称其龙王洞。位于城固县城西6公里的龙头寺,是唐朝大顺二年(891),经风水先生踏勘,民众出资,在地貌似龙形的龙头部,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庙宇,凡欲进庙拜佛香客,须低头弯腰,攀爬盘旋于山间的羊肠小道,方能入庙拜佛。故始称爬头寺,后改称盘头寺,但皆因称谓与现实不符,后经秀才合计,改称龙头寺。位于二里镇的龙王滩,是缘于民众在一条河道水滩上面架设的一座石拱桥,桥两端各雕塑一个石龙,龙头均朝向河滩,寓意镇滩中之水。于是,民众沿河开挖渠道,引水灌田。清顺治元年(1644)人们称之龙王滩。
  位于垣山乡境内的青龙寺,是北宋时期,在一座山形似龙,满山青黛色的平坦谷地修建的一座四合院(即由上殿、下殿、两侧厦房构成)庙宇,人们就周围青山与地形命名为青龙寺。1957年,当地干部群众,利用地理优势,在两山夹一河的狭窄地段,土法上马,就地取土,筑起一座高16.5米,长320米的土坝,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库容7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0.7万亩的水库。因地处青龙寺附近,故名青龙寺水库。
  地名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历史的缩影。它记载着先贤们命名时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以及后来的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