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录

2024年02月27日 两会聚焦 文章字数:2817 文章浏览数:

 
 

市政协委员何耘:
培育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乡土人才是其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他们来源于民间、成长于农村、活跃于一线,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政协委员何耘说。
  何耘在调研中发现,我市乡土人才在迸发能量、施展才华、展现作为方面与实施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在今年的全市“两会”上,他提出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到重要位置,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中建功立业,开创汉中乡土人才建设新时代。
  何耘说:“首先在政策上,应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建立乡土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研究建立乡土人才与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办法。同时,要建立分类培养和考核机制,对乡土人才实行分类培养、分类选拔、分类考核、分档管理,健全我市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体系,从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最后,要构建乡土人才协同培育工作体系,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李佩蓉)

市政协委员何卫红:
全力支持本土老品牌发展



  几天前,陕西省城固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卫红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拜年视频:雪后的酿酒车间一片银装素裹,车间内发酵好的酒醅热气噌噌,技术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装甑操作,一铲一铲装进蒸馏的甑桶中。
  近年来,我市实体经济民营企业越来越多,有见解、有想法的企业家如春笋般涌现。何卫红作为本届市政协委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新兴企业不断出现,传统企业和老品牌的发展略显滞后,需要加大对传统企业的保护,在招商引资的前提下,除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外,要统筹协调、新旧兼顾,加大对老品牌的保护力度、激发老品牌创新活力、培育老品牌发展动能;要引导大众积极消费,宣传渠道更加多样化,对于当地老品牌企业的技术改造、品牌提升、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指导企业找准市场定位;要借助酒业商会的行业资源,进一步寻找主力消费人群的心理连接点,与目标对象做更深一步的沟通交流,以更具竞争力的品牌和品质需求,赢得与外地品牌在本地的错位竞争优势,助力企业扩大销售,打造企业品牌及影响力。”

(本报记者 李扬)

市政协委员刘军:
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出台13条促进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等方式方法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成效明显,但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亟需重视并予以解决。”市政协委员刘军说。
  刘军介绍,“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56542户,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实现生产总值730.4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12%。全市民营企业提供地方税收13.65亿元,占市本级税收的12.54%,民营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实际走访调研中,他发现民营企业仍存在市场主体结构不优、自身发展不足、融资较难、销路不畅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要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市县区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多渠道征询民企意见建议;各级相关部门要强化为民意识,落实好相关政策,围绕民企发展的难点、痛点,做好服务、助企发展;市县区应积极培育一批知名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深入开展“千企示范、万企转型”行动,支持民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人才培训,健全企业用人机制,激发民企创新创造活力。
  

(本报记者 周阳)

市政协委员秦有文:
真正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



  “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去年,市上印发了《做好中小学生校内午餐午休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午餐午休工作,全面规范营养餐管理,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提供的午餐午休服务非常满意。”市政协委员秦有文说,“硬件设施改造投资大、午餐加工投入成本较大、管理人员经费支出困难是学校在推进午餐午休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所以,我今年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午餐午休工作’的建议。”
  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配套,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督促各供餐主体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加工、运输等链条的监管制度;加大对食堂改造、教师监管用工补贴和午休设施设备投入,共同办好校内午餐午休民生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让孩子吃好、睡好,看似是简单的事,却是兑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起点。未来,我校将持续提升中小学生校内午餐午休服务水平,将温暖服务送到学生和家长的心里,持续守护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幸福。”秦有文说。

(本报记者 周阳)

市政协委员肖劲松:
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在主观意识上转变观念,是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的原动力。”市政协委员肖劲松说,在思想上树立“人民群众和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公平环境的主体”的理念,促进市场和政府各就其位、各展其长,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和自主经营的直接干预。要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整合全市各县区政务大厅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精简办事流程。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依法行政等方面机制,规范行政处罚、检查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减少执法行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熟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了解掌握当前国内外及地方经济现状,聚焦经济政策调整变化,动态开展政策效应分析。
  肖劲松表示,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能否扎扎实实精准落地尤为关键。各级各部门应在准确把握国家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推出含金量高、解渴度十足的政策,加强各类信息数据分析和增值应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建议及时出台汉中市招商引资项目评估前置机制,杜绝盲目、不切合实际的招商引资项目。
  

(本报记者 李弋戈)

市政协委员魏丙杰:
强化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



  在市政协委员、汉中驼人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丙杰的带领下,其所创办的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经营国内外医疗器械的专业化企业。从业多年的他了解到,虽然我市的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个别薄弱环节。
  今年,魏丙杰带来了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希望我市能持续完善硬件建设,进一步推行医联体资源共享模式,扩大医联体试点医院,降低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招聘门槛,缓解基层中医药人员招聘难、引进难等问题。同时,引导基层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及特色专科申报评审工作,对于有特长的老中医,政府应出台相应激励政策,从名誉和资历方面给予一定认可,鼓励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疗设备配置和中药及相关理疗设备使用的管理,助力我市中医药诊疗水平再上一台阶。”
  

(本报记者 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