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 暖心 高效

——南郑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医保民生服务品牌

2024年03月01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875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李思敏


  南郑区坚持“为民医保、利民医保、便民医保”理念,以参保群众的切实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医保领域痛点、堵点问题,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医保民生服务品牌,持续深入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
  紧扣廉洁为民,打造清廉医保。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医保业务同研究、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常态化开展党规党纪学习和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组织“家庭助廉”活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修订完善区医保局预算管理、财政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审批流程等内控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对全区35家定点医院、50家村级卫生室、86家定点零售药店机构开展全面监督检查。
  深化医保改革,打造暖心医保。持续深化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控费管理,加快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加强药品耗材线上采购,严格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管理;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探索建立门诊共济保障医保基金监督管理机制;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在提升保障水平和提高服务质量上再挖潜增效。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医保各项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全覆盖,全面落实医保待遇。全面落实参保资助政策,截至1月底,全区资助特殊群体和三类人群24673人、488.81万元。
  立足优化服务,打造高效医保。构建多层次医保服务体系,区级医保经办大厅设立6个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服务模式;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所有临柜业务当日一次办好率达100%;高标准建立22个医保工作站,将10项高频业务下放工作站进行办理。镇办卫生院均开展慢特病初审受理,421个定点村(社区)卫生室都能进行两病受理。优化便民服务举措,利用医保服务APP、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推行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已有10大类29项服务可通过陕西省医保服务平台“一网通办”,网上办理率达99.7%;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区所有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28家定点医疗机构、91家定点零售药店可通过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直接结算范围涵盖门诊统筹(共济)、住院、门诊慢特、特药使用等医保服务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