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永乐镇深化清廉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2024年03月07日 党建
文章字数:87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峰)自开展清廉乡村建设以来,镇巴县永乐镇以党建引领为根本,围绕“监督护廉、制度固廉、先锋促廉、文化育廉”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农村集体经济等关键领域,着力构建班子清廉、政务清明、干部清正、民风清朗、服务高效的基层治理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监督保廉,打造清廉班子。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构筑清正尚廉的清廉组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清廉建设工作小组,形成单位一把手总揽抓、分管领导牵头抓、站所办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制定“清廉永乐”建设方案,明确干部职责和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推行干部廉洁档案规范化管理,经常性开展廉政约谈,抓小抓早,防微杜渐。
制度固廉,助力村务清明。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加强党务、政务、财务公示公开,健全党组织民主议事规则和集体决策程序。持续开展“四议两公开”,规范村(社区)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村级干部依法履职用权。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和公开程序,特别是对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事项和复杂问题重点公开,确保群众看得清楚明白,以强有力的监督推进清廉乡村相关标准在基层落地生根。
先锋促廉,激活乡村治理。把“先锋促廉”作为“清廉永乐”建设重要抓手,发挥党员在营造清正廉明社会风尚中的先锋引领作用,肩负起开展政策宣传、日常监督、民意收集、提醒督促、引导推动建设清朗民风、清新家风等工作。党员干部自觉成为守廉、护廉、倡廉、践廉的先行者,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清正廉明的民风家风。
文化润廉,涵养民风清朗。以“一约五会”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涵养清风正气;以道德评议会规范道德行为,教导村民崇德向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广泛开展“五好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寻家训、亮家规、树家德等形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加强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知边界、明底线,讲规矩、守法纪,形成“社会尚廉、人人促廉”的好风气。
监督保廉,打造清廉班子。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构筑清正尚廉的清廉组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清廉建设工作小组,形成单位一把手总揽抓、分管领导牵头抓、站所办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制定“清廉永乐”建设方案,明确干部职责和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推行干部廉洁档案规范化管理,经常性开展廉政约谈,抓小抓早,防微杜渐。
制度固廉,助力村务清明。以党建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加强党务、政务、财务公示公开,健全党组织民主议事规则和集体决策程序。持续开展“四议两公开”,规范村(社区)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村级干部依法履职用权。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和公开程序,特别是对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事项和复杂问题重点公开,确保群众看得清楚明白,以强有力的监督推进清廉乡村相关标准在基层落地生根。
先锋促廉,激活乡村治理。把“先锋促廉”作为“清廉永乐”建设重要抓手,发挥党员在营造清正廉明社会风尚中的先锋引领作用,肩负起开展政策宣传、日常监督、民意收集、提醒督促、引导推动建设清朗民风、清新家风等工作。党员干部自觉成为守廉、护廉、倡廉、践廉的先行者,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清正廉明的民风家风。
文化润廉,涵养民风清朗。以“一约五会”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涵养清风正气;以道德评议会规范道德行为,教导村民崇德向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广泛开展“五好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通过寻家训、亮家规、树家德等形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细。加强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知边界、明底线,讲规矩、守法纪,形成“社会尚廉、人人促廉”的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