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源头保平安 羌族故里促发展

——宁强县奋进书写党和人民满意的政法工作答卷综述

2024年03月13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3381 文章浏览数:
  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在汉水之源、羌族故里的宁强县呈现出一派安定有序、气象万千的景象。
  去年,宁强县政法系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依法履行职责使命,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形势考验,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打防并举再加力 汉江源头保平安


  去年以来,宁强县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巩固提升省级“平安县”成效、奋力连创“平安鼎”为目标,注重强化制度设计,持续拧紧责任链条,用好用活《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红旗奖”“蜗牛奖”考评计分办法》,对维护国家安全、控命案降刑案、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禁毒、信访、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工作按月反向计分、按季评定命名、严格兑现奖惩、开展约谈提醒、纳入年度考评,通过“正向激励+反向问责”的办法,狠抓平安稳定工作责任落实。
  一组数据,见证全县政法机关的硬核守护: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暴力恐怖、分裂势力和邪教组织活动,坚决打赢一场场维稳安保硬仗。去年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28起,提起公诉184人,判处罪犯192人;累计为群众追回涉案财物总价值800余万元;累计开展治安清查集中统一行动29次,检查各类行业场所6878家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684处;累计查处醉、酒驾400余起,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700余次;实现全县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39.87%,破案同比上升214%;预警劝阻潜在受骗群众1.4万人,避免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
  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宁强县政法机关切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平安建设的“作战图”细化为“施工图”,坚持打防并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打“盗抢骗”“黄赌毒”和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加强公共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打击电诈实现“两降两升”,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今天就‘鱼死网破’。”2023年11月,小李和小王因婚恋纠纷闹到宁强县大安司法所,男方小李情绪十分激动。看这架势,大安司法所所长赵登斌意识到这个矛盾不简单。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赵登斌会同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制定了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借用外力、依法公正“四步走”调解法,面对面打开事结,心连心解开心结,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
  矛盾纠纷事关社会和谐,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宁强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坚持小微矛盾随手调、重大矛盾专班调、专业矛盾依法调,全县各级政法单位、人民调解组织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79件,调成率97.28%。
  同时,县委政法委建立《矛盾纠纷“三色预警”工作机制》,对有稳定风险的矛盾纠纷实行“红、黄、蓝”三色交办单,通过预警、交办、督办,督促相关主体积极做好化解稳控。目前,累计发出红色、黄色预警各1次,蓝色预警19次,有效预防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升级,实现了闭环流转和跟踪办理。
  群众看平安,关键看治安。一队队街面巡逻的民警,一盏盏夜间闪烁的警灯,一起起快侦快破的案件,一次次用心用情的调解……政法干警正以苦干实干,让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改革创新提质效 保驾护航促发展


  “法院网上开庭,为我远程解决了欠薪问题,真的太方便了,谢谢法官!”身处外地的李某在电话里向办案法官表示。
  “云上法庭”功能链全面完成,15个派出所户籍业务全部实现跨省通办,法治教育基地和“爱心妈妈”关爱驿站陆续建成,县镇(街道)两级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并运行……一项项改革举措的落地,为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司法获得感。
  作为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宁强政法机关始终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根本遵循和价值追求,突出“改革赋能、监管强能、服务增能”并驾齐驱,着力营造优质法治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为目标,全面推进执法司法监督,落实“阳光司法”。县法院坚持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常态化,加强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县检察院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共促检警协作;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实战能力;县司法局举办全县“法律明白人”培训,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以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为主线,大力推进政法系统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建立警企联系制度,优化政法公共服务供给,努力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诉讼服务、审判质效和执行兑现,累计执结涉企案件260件,执行到位0.73亿元,办理涉企民事诉讼监督案件14件,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2件,办理企业员工法律援助7件,进企业开展法治宣传9次。
  司法守护绿水青山。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县公安局紧盯各类环境资源类犯罪,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立案侦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7件、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34件、森林资源类案2件。县法院挂牌成立环境资源保护法庭、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官工作站和大熊猫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推动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与社会综合治理深度融合,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10件,审结9件。县检察院持续打造“汉江源生态检察”品牌,大力开展秦岭“五乱”整治,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4件,该院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工作在全省检察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优化提升基层治理体系为牵引,推动完成18个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18个镇(街道)和213个村(社区)综治视联网系统,建成公共视频监控2884路。科学划分11092个网格单元,以做优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切入点,打通基层服务治理的最后一米。宁强县“以小网格撬动大服务”的做法被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刊载。
  大力推进“八五”普法。把推动全民守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执行法官、检察官、律师、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案释法制度,全县落实全县66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结合常态化平安建设宣传,通过“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时机,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55场次。
  当前,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蹄疾步稳、多点开花。法治宁强建设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建强班子强队伍 担当作为创佳绩


  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
  一直以来,全县政法机关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严格遵循“党管政法”最高原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请示报告,严格执行县、镇(街道)两级政法委员定期述职评议,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政治建警不动摇、素能强警不停步、纪律管警不松劲,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不断提升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县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党建带队建,以深化司法体制为牵引,大力推进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县检察院把清廉机关建设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有机结合,建立业务工作、内部管理等制度4项,持续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正风肃纪,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检察铁军。
  县公安局积极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依托“青蓝工程”健全完善全方位培养机制,全面增强青年民辅警综合能力素质,有效实现了队伍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双提升。
  县司法局多管齐下推动干部作风能力建设深入开展,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完善制度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督导检查,全面促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铸魂增智、筑牢根本,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常态化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以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为底线、红线……全县政法系统累计开展政治轮训18场次,专题培训42场次。县委政法委强化政治督察、执法检查、纪律作风巡查,围绕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组织开展4轮检视整改,查摆整改问题39个。
  同时,县委政法委会同组织、人社部门探索制定《实行末位淘汰打造宁强政法铁军的实施办法》,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推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提升工作质效。去年,全县政法系统有23个集体、41个人受到中、省、市表彰。
  

(伏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