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农技培训到地头 稳粮保油促增收

2024年03月14日 要闻 文章字数:780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刘炳林 郑小兵 王霞

  进入3月,宁强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技中心等部门紧抓农时,把春季病虫防控暨春耕春管生产现场会开在田间地头,组织全县农技人员现场授课培训、相互交流技术,向广大农户传播推广最新农业生产技术,为全年粮油生产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宁强县农技中心干部在汉源街道办黄坝驿村查看小麦条锈病情况。

  在汉源街道办黄坝驿村,来自市、县和各镇(街道)的农技人员、农资经营主体及当地农户围拢在农田中,现场聆听市县农技专家讲解马铃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和技术要领。

    图为宁强县汉源街道办黄坝驿村村民在实施大豆—玉米—马铃薯带状复合种植。

  宁强县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侯孝汉说:“薯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前两年的试验示范,收到了好的成效。它是通过三行马铃薯套种两行玉米,再套种三行大豆,马铃薯行距30公分,种植三行马铃薯,株距25公分,春季种植两行玉米,玉米行距40公分,株距25公分,马铃薯夏至前后收获以后种植三行大豆,大豆行距30公分,株距10公分,穴留双株。这种种植模式实现了一地多收,一亩地实现了三亩地的价值,值得在陕南山区推广。”该技术经过2023年一年的具体实践,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种植效果,让种植户可以在马铃薯收获后,再种植一季大豆,实现一地三产甚至多产,深挖产出潜能,极大地增加了广大农户的土地收益。
  汉源街道办黄坝驿村村民李林国说:“马铃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我们一直在探索,以前由于行距比较窄小,它的产量不是很理想,玉米容易倒伏,大豆基本上没有收入。经过去年县农技中心专家和技术员们来给我们指导以后,我们增加了株行距,马铃薯也增加了株行距,使马铃薯一亩能收到5000斤以上。同时,玉米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已经收到了800斤以上,还多收了一季大豆。经过去年我们每一家的测试,大豆基本上都达到了100多斤,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
  目前,宁强县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春耕生产工作正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