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严以律己 兼济他人

2024年03月15日 家庭 文章字数:1398 文章浏览数:

  如果要给我的家风下个定义的话,我想应该是严以律己,兼济他人吧。
  我来自大山。小时候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从小父母便以走出大山、不干农活为目标来培育我。上小学时,我每天中午走20分钟才能赶回家吃饭。然后又不停歇地走去学校。周围有很多同伴到就近的亲戚家吃饭。我的大姑姑也住在学校附近。可是我从不敢去姑姑家吃饭,因为我的父母对我管教严厉,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是不能走亲访友的。有一次,我以身试险。中午在姑姑家吃完饭后没有回去。等我下午回家时,果然是一顿严厉的批评。小时候不懂,只觉得父母太严苛了,小题大做,哪有必要这么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才深知,这个世界最难偿还的便是人情了。律己是最高境界的自由。
  升到初中时,条件并未得到太大改善。只不过每天变成了每周。山路崎岖遥远,每个礼拜天和周五,我们都要走近两小时的路程。但在我耳旁时时回响的是父母对我的殷切嘱托。下晚自习后,我便点个蜡烛在教室多看一会儿书。等升到初三的时候,好多同村的小孩儿,就放弃上学了。可我从未有过此念。于是乎上学路上,便只剩我一人了。夏天走在幽深的小路上,我总是胆战心惊。生怕有蛇突然出没。尽管如此,我却从未迟到早退过,坚持去补课。
  如愿考入高中后,我将自己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勤能补拙,是我始终坚信的。只是陪伴我的已由蜡烛变成手电筒了。我不是班上最聪明的那一类,但是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加练习、总结经验,不停地去汲取新知识。那时候,网络已经流行了。同学们开始走进网吧去探索新的世界。可我却很滞后,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走进网吧,是在那个高考结束的午后,笨拙地打字的样子,现在想来甚是滑稽可笑。
  现在的我,已如愿走出那片大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回眸时才惊喜地发现,那一段最迷茫的岁月是父母教会我的严以律己指引着自己一路前行。但却不仅仅是这样。其实我的样子,何尝又不是我父母的影子呢?
  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是村干部了。从一个小小的会计到最后的村主任,在任期间,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从组织村民拉电,到带领大家修路,他从不逾矩,没有为自己谋过半分私利。那一年我们村拉电,为了给电工解决午餐,村上提供了方便面和健力宝。因为是小孩,我和弟弟就特别想尝一尝。便向父亲讨要。“这是公家的东西,不能碰!”直到现在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我的父亲一直这样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每年冬天,父亲都要奔波,比以往忙碌一些,因为天冷了,他要去政府为那些低保户谋取一些过冬的物资。被子、粮油,父亲总是第一时间给他们送去。有一年冬天,旺旺集团给贫困户捐了一些物资,其中有我们都从未见过的摇摇冻。看着这一双双渴求的眼睛,父亲自然没有理会,全部送到那些需要温暖的人手里,母亲常说:“他们太不容易了,能帮助一点是一点。”
  每逢年前,父亲下午干完农活以后,便到别人家给人写对联。这一写便是大半个村子,回来时经常是半夜了,可是他从未抱怨过,推辞过。他常说:“举手之劳,我们能做到就去做吧。”
  这便是我父母留给我的第二个烙印了。尽管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但是能帮一点是一点。我也一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奔走在这人世间。如今我的孩子,已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个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也有样学样。当小区快递柜的门没有关上时他会主动去关,看见路边倒着的共享单车他会和我丈夫一起扶起来……未来我也会像父母教导我那样去教导他。
  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虽然平凡又普通,但却是我不可多得的财富。

(宁娜 朱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