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将数字信息与特色产业充分融合,依托数字化智慧养鱼模式,提高水产现代化养殖水平,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一泓春水鱼尽欢
2024年03月29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937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王刚 宋乐乐
今年开春以来,作为佛坪县实施智慧农业产销一体化综合提升项目之一的龙草坪村冷水鱼养殖园区,采取数字化智慧养鱼模式,利用可控制、可旋转、可变焦的视频监控系统,把传统的人工巡塘转变成以视频监控为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巡塘。该养殖园区负责人告诉笔者,“现在都采用智能养殖管理系统,智能监测水质、饲料、溶氧还有鱼苗的进塘出塘,系统都会自动进行分类统计,为我们养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据了解,养殖人员可通过智慧渔场水产养殖服务平台对溶氧值、水温、pH值等数据进行远程监测,还能手动操控智能水车、智能投喂等装置远程作业,不但提高了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劳动,还极大地提高了冷水鱼养殖的精准度和效率。
据县移动公司总经理介绍,“佛坪县智慧渔业项目是中央网信办、中国互联网基金会、佛坪县农业农村局、汉中移动公司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合作开发的智能水产养殖项目,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渔业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推进产业链升级改造,实现佛坪冷水鱼优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陈家坝镇的秦地南渔业现代农业园区,是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也是佛坪县重点打造的集生产、观光、科研、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园区,更是全省微流水养殖规模最大、养殖鲟鱼品种最多的渔业园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逐步形成静美佛坪有好水、生态好水出好鱼、健康好鱼送好友的口碑,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该公司总经理告诉笔者,“通过智慧渔业的平台,在日常的实际操控中,给我们整个养殖技术带来了很多便捷,在水温、水质、溶氧等监测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科学、更合理的管理平台。同时,我们依托优质的渔业资源和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民宿、餐饮、会议等新业态,打造回归田园、休闲度假的新热地,构建农旅融合良性循环体系,进一步拓展冷水鱼产业链。”
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合理规划、以水定养,积极发展冷流水生态渔业养殖,形成了以椒溪河流域龙草坪沙窝片区、蒲河流域陈家坝片区,金水河流域岳坝大古坪片区三个冷水鱼养殖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已发展冷水鱼养殖(繁育)场15个,其中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市级现代渔业园区4个,发展冷流水养殖水面27万余平方米。去年全县冷水鱼养殖产量达950余吨,渔业综合产值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