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90后小伙张崇军返乡创业,助力村民增收——

振兴路上有“蜜”方

2024年04月09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1201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许洋 李恒


  春光明媚,山花烂漫。在略阳县接官亭镇海拔1500米的林口村“蜜蜂谷”里,90后小伙张崇军正忙着带领村民繁育蜜蜂。张崇军虽年纪不大,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养蜂达人,他在技术上、销路上很有一套。

  创新设计 把两汉三国文化融入蜂蜜产品中

  今年张崇军打算繁育3000箱新蜂。上午忙完蜜蜂繁育,下午他又赶往位于集镇的蜂蜜生产车间察看生产情况,勺蜜加工流水线繁忙运转,灌装、封口等各道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
  工人们忙着装箱、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勺蜜是他的团队创新推出的第20款新包装,勺型蜂蜜外形小巧精致,只需撕开勺蜜上的铝膜,将勺蜜放在水杯中搅匀即可饮用,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崇。
  在公司产品展示柜中,有着不少结合汉中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以蜂蜜的特点结合著名历史人物特征,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汉中文化自信的蜂蜜产品,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我们是第一家把汉中的两汉三国文化融入蜂蜜产品中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新颖的设计,让一个传统的营养滋补产品转变成具有一定区域文化代表性的伴手礼产品。”张崇军说。

  创建团队 与家乡7名大学生一起创业发展养蜂事业

  别人是年轻时选择外出闯世界,而有着学历、有着稳定工作的张崇军却在2015年回到家乡,他与家乡的7名大学生一起创业,从事蜜蜂养殖。
  从山里走出去的“山里娃”为何要回到山里?张崇军说,看着家乡闲置的土地、背井离乡四处打工的乡亲、日渐凋零的乡村,他也想为大家做些什么,一个返乡创业的念头在他脑中闪现了出来。“在社会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农村娃还是舍不得养育自己的土地。于是就找到了家乡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机遇,发展本土特色产业。”对于回乡创业的选择,张崇军很庆幸自己付诸了行动。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未来农特产品发展趋势的判断,张崇军依托现有养蜂事业,从电商销售着手,让大山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2017年他在林口村成立了森林人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搞蜜蜂养殖,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公司+农户 形成集生产、包装、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张崇军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很多农户具备养殖条件和能力,但是缺少进入市场的渠道,导致中蜂产业无法良性循环,便提出了公司在两边、农户在中间的发展模式。“我们前端提供好的蜜蜂蜂群、养殖技术,中间真正养的这一块交给农户去做,然后末端通过我们的回收加工来解决蜂蜜的生产、包装、销售等问题,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张崇军说。
  目前该公司吸纳周边40余户群众就业,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的就业增收问题。“我年纪大了,也走不动了,跟着张崇军养蜂,这几年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明年继续跟着他干,争取多养点蜂,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接官亭镇麻柳铺村村民陈素珍说。
  绿水青山与花香草绿,是家乡的生态名片,也是回归自然寻找本真味道的底气。张崇军回到家乡,抓住了机遇,带火了特色产业,也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农村有着广阔的舞台,农村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