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街道:打造法治小区 创新基层治理

2024年04月17日 专版 文章字数:1251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许丽

  近年来,留坝县紫柏街道以幸福花园小区为样板,全面开展法治小区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将法治资源引入小区治理,把小区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实在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红+法治蓝”,打造红色运行机制

  一小区一办法。该街道幸福花园小区于2022年1月与惠民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物业服务托管合同,采取市场化引入和社区“两委”组织居民自我管理为主,街道、社区兜底为辅,提供基本物业服务,坚持在“引领”上下足功夫。
  以城关社区居委会牵头搭建法治小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小区物业、小区业委会等力量,挖掘业主中党员、热心人士,成立红色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干部在法治小区建设中的主心骨、领头雁作用,形成联动治理格局,逐步形成以党建为引领、居民为核心的党群联动治理共同体,助力小区物业管理、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有效助力法治小区建设顺利推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志愿者+小朋友”,打造普法和依法治理阵地

  在幸福花园小区18个楼道间,张贴了许多富有童趣和创造力的法治手抄报,构思新颖、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美观大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城关小学的孩子们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去年,该小区结合实际打造了法治楼道、爱国楼道、廉洁楼道、和谐楼道等主题楼道,让居民不仅身在其中感受法治氛围,还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
  通过美丽家庭评比,以道德树榜样,涵养法治精神,德治教化深挖软实力,将普法内容纳入居民公约,草坪法治文化小品,不断加强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不仅如此,在幸福花园小区常常可以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进行普法宣传、纠纷排查化解、引导依法维权、参与小区管理等活动。城关社区以每月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普法活动和法律咨询服务列入活动安排,推广完善社区微信群、“汉治通”小程序等线上服务,让法律服务掌上可及,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明白人+网格员”,打造法治工作队伍

  发动有法律基础的党员、干部、教师等带头报名,小区网格“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培养带动社区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积极参与纠纷化解。外聘法律顾问,构建长效化法律服务机制,汉中锐博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作为全办法律顾问,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线上,网格员在小区微信群中亮身份,收集、解答、协助解决居民的法治诉求。线下,通过发放服务群众连心卡、宣传栏公示信息,扩大法治队伍的知晓度、辐射力,当好法治宣传的“金话筒”、矛盾调处的“润滑剂”。协调解决了小区垃圾分类、毁绿种植、噪音扰民等一批民生问题,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小区治理法治氛围。
  2023年至今,共计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10余次,化解纠纷矛盾多起,开展各类法律宣讲4场次,以实际行动助力法治小区建设。
  下一阶段,紫柏街道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将法治元素、法治力量、法治资源融入小区治理,全面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切实解决辖区内各个小区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及利益群体多元诉求,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法治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