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听我市“最美书香家庭”廖晓梅一家讲述阅读故事
2024年04月19日 家庭
文章字数:138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何娜 文/图
廖晓梅与丈夫王保华在户外给女儿讲故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我市有这样一个四口之家,书籍是他们的亲密朋友,阅读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他们用书香浸润美好生活,他们就是全市“最美书香家庭”获评者——廖晓梅家庭。
阅读让人内心丰盈眼界开阔
人非生而知之者,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取知识。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替非常迅速,“活到老,学到老”确是至理良言。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才能了解到世界的多元和复杂。
经典著作如《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都是历史和文学的瑰宝,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理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社会变迁和人生的真谛。
通过阅读不同书籍,能让我们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和思想。廖晓梅就是这样,在妇联工作时,自学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帮助许多妇女群众解决婚姻家庭难题。同时,在空余时间里,她还阅读文学类书籍刊物,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先后在全国各级报纸杂志上刊发《心间的花田》《书写我的热爱》等文章100余篇。
丈夫王保华喜欢看财经和时政类文章,他经常在茶余饭后与家人讨论当下热点话题,分享自己看到的精美散文和小说。他常跟孩子说:“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润物细无声式教育培养孩子
廖晓梅说,好习惯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让孩子爱上读书也需要慢慢培养,特别需要爱心和耐心。
儿子和女儿小时候,廖晓梅每天晚上陪着他们看儿童绘本,睡前给他们讲故事,“读书乐”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他们上学后,廖晓梅夫妻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其阅读,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除了他们感兴趣的书以外,每学期都购买一些青少年读物,也会把给他们购书作为奖励方式进行激励。

廖晓梅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经常不经意间就学校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发表看法。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日常教育,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多读书,从中受益,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每当寒暑假来临,对廖晓梅家庭来说,就是翰墨飘香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儿子和女儿能更准确地了解书中知识,廖晓梅夫妇陪着孩子阅读,有时让孩子读,父母听,有时父母读,让孩子听。
经典名著是一家最宝贵的财富
读书给廖晓梅一家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他们在学习中共同成长、不断提高。孩子的书籍让父母回味美好的童年,永葆一颗童心,父母常读的书籍也准备让孩子日后诵读,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廖晓梅一家经常在一起就书中故事分析其中道理和自我认识。在欢乐和温馨的氛围中,孩子逐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以书为镜子,能够照出自我的不足,以书为标尺,能够找到改善的方向。
在家庭的熏陶下,读高中的儿子王煜恒,从小就喜欢读书,小时候时常把他的藏书垒起来和他比个子,说他是“书本等身”,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小学开始就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诗歌,直到现在语文成绩一直在多门学科里占据优势,提起中外名著更是如数家珍。如今,读书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他们全家约定每人每年读三四本书。书本成了廖晓梅家最宝贵的财富,现共有古今中外各类图书600余册。
廖晓梅夫妻相信,读书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升他们的教育水平,书香家庭会让孩子爱上读书,孩子们会拥有健康的人格,展现出美好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