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多措抓好基层治理
2024年04月20日 专版
文章字数:89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蒋纯)近年来,留坝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写好“五+”文章,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前端、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阵地+摸排”,基层治理有广度。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中心和“品牌调解室”,实行对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事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采取“常驻+邀驻”的模式安排“五老乡贤”“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务志愿者坐班,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解答服务及心理安抚,旨在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式流转、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为群众提供“少跑一公里,解决烦心事”的暖心服务。截至目前,已建立8个镇级、76个村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中心和1个“品牌调解室”。
“网格+协调”,预防预警有精度。通过张贴服务群众连心卡、制作网格树状图等工作步骤,建立划分362个村级网格、1179个社区网格,选派1179名网格员和76名调解员进驻76个网格微信群,构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排查机制,让基层治理实现预警有力、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管理精细、运行高效。
“联动+调解”,问题处理有速度。开展联动调解,对一般“黄色”矛盾纠纷,联合“五老乡贤”“法律明白人”依法说理,以理抒情高效化解。对简单“蓝色”矛盾纠纷,邀请镇村司法所及“法律明白人”沟通协调,采用群众认可的方式化解纠纷,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让司法服务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6件,化解率100%。
“跟踪+服务”,定期回访有力度。建立并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明确回访时间、方式和内容,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严格做到“应访尽访”,采取上门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定期跟踪回访,掌握了解当事人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做好群众服务及协调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反复,确保做到“案结事了”,年均回访170余人次。
“宣传+培训”,依法维权有温度。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开展院坝说法及培训会76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在院坝说法会中解决矛盾纠纷50余件。
“阵地+摸排”,基层治理有广度。设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中心和“品牌调解室”,实行对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事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采取“常驻+邀驻”的模式安排“五老乡贤”“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务志愿者坐班,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解答服务及心理安抚,旨在实现矛盾纠纷“闭环式流转、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为群众提供“少跑一公里,解决烦心事”的暖心服务。截至目前,已建立8个镇级、76个村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中心和1个“品牌调解室”。
“网格+协调”,预防预警有精度。通过张贴服务群众连心卡、制作网格树状图等工作步骤,建立划分362个村级网格、1179个社区网格,选派1179名网格员和76名调解员进驻76个网格微信群,构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排查机制,让基层治理实现预警有力、权责明晰、信息共享、管理精细、运行高效。
“联动+调解”,问题处理有速度。开展联动调解,对一般“黄色”矛盾纠纷,联合“五老乡贤”“法律明白人”依法说理,以理抒情高效化解。对简单“蓝色”矛盾纠纷,邀请镇村司法所及“法律明白人”沟通协调,采用群众认可的方式化解纠纷,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让司法服务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6件,化解率100%。
“跟踪+服务”,定期回访有力度。建立并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明确回访时间、方式和内容,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严格做到“应访尽访”,采取上门走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定期跟踪回访,掌握了解当事人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做好群众服务及协调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反复,确保做到“案结事了”,年均回访170余人次。
“宣传+培训”,依法维权有温度。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今年以来,开展院坝说法及培训会76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在院坝说法会中解决矛盾纠纷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