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瓷工坊:传承遗址文化 发展“指尖经济”
2024年04月20日 专版
文章字数:67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王玲)揉泥、拉坯、修坯、刻花、跳刀、施釉、烧窑……近日,在留坝厅老街瓦窑瓷工坊里面,群众和游客在陶瓷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个人定制版的瓷器。
瓦窑瓷工坊位于留坝厅老街上段瓦窑沟遗址处。在留坝厅老街打造过程中,留坝县紫柏街道针对特色文化元素宣传、展示、开发不足等问题,厘清街区核心文化元素,重点展示以汉文化为主的栈道文化、张良文化、非遗文化和陕南民俗文化,让街区文化底蕴更深、氛围更浓。
据了解,瓦窑沟遗址是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位于留坝县城东郊老鸦山下。1934年7月,当时的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第三测量队在留坝勘查宝汉公路线路时发现并出土有石刀、石斧、陶罐、砖瓦等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文化价值。结合留坝厅老街打造提升,紫柏街道充分挖掘瓦窑沟遗址文化内涵,利用瓦窑沟多功能服务中心,累计投资30余万元改造建设了瓦窑瓷工坊,采购配置了拉坯机、电气窑、吹釉机等设施设备。工坊用陶瓷制作各种结构和图案的装饰,成为集非遗宣传展示、DIY研学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习基地。
“目前,街区能参与体验的项目不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我们先后打造了文创研学基地和非遗美食基地。瓦窑瓷工坊的建成投用,将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参与制作,也能提高街区的旅游吸引力。”留坝厅老街公司负责人耿珂钰说。
下一步,瓦窑瓷工坊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好瓦窑沟遗址文化,持续拓展非遗展演、研学培训、生产性展示、成品展销四大模块功能,开展瓦窑瓷、瓦窑沟遗址及留坝厅老街的历史文化传播,积极主动对接县内外研学机构和中小学开展制作技艺培训、研学实践体验,用“指尖技艺”实现“指尖经济”。
瓦窑瓷工坊位于留坝厅老街上段瓦窑沟遗址处。在留坝厅老街打造过程中,留坝县紫柏街道针对特色文化元素宣传、展示、开发不足等问题,厘清街区核心文化元素,重点展示以汉文化为主的栈道文化、张良文化、非遗文化和陕南民俗文化,让街区文化底蕴更深、氛围更浓。
据了解,瓦窑沟遗址是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位于留坝县城东郊老鸦山下。1934年7月,当时的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第三测量队在留坝勘查宝汉公路线路时发现并出土有石刀、石斧、陶罐、砖瓦等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文化价值。结合留坝厅老街打造提升,紫柏街道充分挖掘瓦窑沟遗址文化内涵,利用瓦窑沟多功能服务中心,累计投资30余万元改造建设了瓦窑瓷工坊,采购配置了拉坯机、电气窑、吹釉机等设施设备。工坊用陶瓷制作各种结构和图案的装饰,成为集非遗宣传展示、DIY研学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习基地。
“目前,街区能参与体验的项目不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我们先后打造了文创研学基地和非遗美食基地。瓦窑瓷工坊的建成投用,将吸引更多的年轻游客参与制作,也能提高街区的旅游吸引力。”留坝厅老街公司负责人耿珂钰说。
下一步,瓦窑瓷工坊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好瓦窑沟遗址文化,持续拓展非遗展演、研学培训、生产性展示、成品展销四大模块功能,开展瓦窑瓷、瓦窑沟遗址及留坝厅老街的历史文化传播,积极主动对接县内外研学机构和中小学开展制作技艺培训、研学实践体验,用“指尖技艺”实现“指尖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