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青木川镇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普法新活力
2024年04月24日 法治
文章字数:115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曦)今年以来,青木川镇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创造性结合,在古镇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全镇法治创建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挖掘传统文化,宣传阵地“看得见”。该镇以群众“看得懂”、外观“吸引人”、宣传“用得着”为原则,打造法治文化示范点。挖掘和宣传青木川古镇传统的商贾文化特色,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将法治文化和诚信守法经营元素相融合。依托景区管委会创设古镇涉旅调解工作室,通过倡导诚信守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古镇商旅发展。同时,创新探索法治+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法旅融合法治文化广场,倡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各村分别建有法治专栏,定期更新涉及农村生活的法律知识。以融合为导向,把法治文化嵌入景观,将法治元素与金溪河河堤景观元素融为一体,现代法治与传统文化交融,尽显水韵青木川的灵动与丰饶。此外,结合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树立乡村振兴典范,组织村民推行“一约四会”,培育法律明白人,助力乡村振兴,已召开村民议事会、院坝说事会、村民小组会等16次。
结合民族节日,法治宣传“味更浓”。青木川镇不断探索普法新模式,让中华传统节日“法味”更浓。依托千人百桌辅唐宴,在景区管委会、新街、老街等景区开展趣味普法,猜字谜、篝火晚会、赏文创,赏灯品法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针对全域旅游人流密集的特点,在新街推出“逛新街、学法典、每天进步‘一典典’”《民法典》宣传,在魏式宅院、瞿家大院等景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赡养抚养、婚姻家庭等普法活动,以案释法,成为增强百姓法治观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变为普法宣传的一股活水,流入乡村庭院,灌溉万户千家。向游客、群众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专题法治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普法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2100余份,开展法律咨询70余人次。
紧扣社会发展,法治为民“接地气”。该镇培养乡土普法志愿者,在全镇5个村精选会说本地方言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农村党员、乡贤、网格员等30人,组建6个普法小分队,定期开展“乡村行”系列普法活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中。今年以来,共开展普法活动9次,覆盖群众1200余人。同时,选出懂经济发展的普法志愿者,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开展送法进企业5次,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召开了《行政复议法》培训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依法依规扎实开展依法行政相关工作,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设立农民工维权公益岗、法治宣传台、法律援助台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围绕农民工所思、所想、所盼,结合欠薪维权案例以案释法,现场为农民工答疑解惑,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