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多面手 抢险急先锋 帮带好老师

——记汉中市先进工作者、洋县公路段公路股股长李新峰

2024年04月29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623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李琪


  “圆坑方补,划线时要和车道平行,这样补出来的坑槽才既平整坚固又顺线美观。”近日,洋县公路段公路股股长李新峰顶着烈日,在该段开展的养护技能竞赛上,指导着青年职工规范修补路面坑槽。
  几天前,他被授予“汉中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而这份荣誉背后,是他爱岗敬业、刻苦自学、冲锋在前、帮带后辈,25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在公路养护岗位的生动写照和充分肯定。
  

自学成才的多面手


  1998年,刚满20岁的李新峰中专毕业,本该分配到更好的单位,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但在当了一辈子养路工的父亲影响下,也义无反顾地成为了秦岭深处的一名养路工人。
  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整理内务、打扫道班院子、修理养护工具,随即和工友们上路清扫路面、清理涵洞、修补病害,重活累活总是抢着干。2002年,段上给道班上分配了扫路机械,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不到十分钟就把一公里的路面清扫得干干净净,他便跃跃欲试想学习驾驶。为此,他一见到驾驶员师傅休息,就主动上前请教驾驶要点和操作技巧。慢慢地,他对段上的各种大型机械都能熟练操作,并考取了驾驶证书,成了一名优秀的机械操作手。
  “公路养护是我们的主业,不掌握技术理论,只会驾驶机械是不行的。”那时,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公路边思考这个问题。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公路养护、机械维修、消防安全和高低压电相关书籍,还自费买了一台电脑,学习CAD工程制图和办公软件。遇到外出交流学习,他更是抓住机会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疑难问题。就这样,他成了单位里的“多面手”“全能王”。有一次,他发现搅拌机配料少、生产效率低下,便利用所学知识修改了电路箱,大大提高了搅拌机的单次配料量,为后续施工加快了速度。这一创新受到段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表扬,为他颁发了“先进创新奖”。
  

抢险救灾的急先锋


  2002年6月9日,佛坪县、洋县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108国道佛坪秦岭至洋县槐树关的道路几乎全被冲毁,通信、电力中断,佛坪成为一座“孤岛”,粮食、蔬菜、药品和救灾物资、抢险设备的运输顿时受阻。为尽快抢通便道,保证灾区人民生活供给,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新峰主动请缨,和同事们奔赴一线参与抗洪抢险。由于熟悉山区地形,组织上便派他带领武警官兵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运送救灾物资。他一路爬坡上坎,浑身伤痕累累,可从没有一声怨言。后来,他又参与酉水、碗牛坝一带便道抢通,渴了就喝沟渠里的水,饿了就把口袋里的干馍拿出来啃两口,然后接着继续干,连续作业12天终于抢通了一条通往灾区的“生命线”。
  “那些日子,确实很辛苦。但一想到路抢通了,物资能运进灾区了,就觉得自己的付出不算什么,很值得。”李新峰眼里泛着泪光说道。
  

传道授业的好老师


  2021年金秋,李新峰和同事代表汉中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暨“渭南公路杯”养护技能大赛,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公路养护技术,一举夺得全省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2023年9月,他又一次代表汉中参加“西安公路杯”陕西省公路行业养护技能竞赛。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肩上多了一个使命——传帮带。他的搭档王鑫祥,30岁出头,工作勤奋好学、认真踏实,却没有机械操作经验,也没有参与过公路坑槽修补。赛前,他白天带着王鑫祥在108国道现场进行实操训练,探讨技术细节,晚上帮他梳理理论知识存在的短板弱项,然后再逐项解答。通过两人的默契配合,最终,汉中市公路局又一次取得实操第一、理论考试第一的好成绩,蝉联全省公路行业养护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李新峰也获得了全省公路养护技能竞赛第一名。
  “选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这是李新峰经常对李京说的话。李京是洋县公路段一名年轻技术员,一直跟着李新峰工作。对他来说,李新峰既是师父更是亲人,工作上传授技术要领、分享经验体会,生活上关心关爱,照顾有加。经过几年的培养,李京也成为了段上的业务骨干,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我不仅要干出成绩,更要让一批批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助力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在这条幸福大道上奔向新的前程。”采访结束时,李新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