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植物手记

2024年04月30日 副刊 文章字数:1396 文章浏览数:

楚文涛


  

灰灰菜

  灰灰菜,茎直立,粗壮,有棱,布绿色或紫色条纹,叶片菱状卵形,嫩叶覆粉质,粉质如尘,色呈胭脂状。这味野蔬,洗过仍旧是灰扑扑的,不水灵、不干净。因此在北方,人们叫它灰灰菜。
  三月的北方,仍然春寒料峭。灰灰菜,顶着一抹胭脂粉,拱出地面。
  把灰灰菜采摘回家,用水汆一下,加入调料,拌做凉菜,爽脆可口。还可当主食,和面蒸成菜团子。倘若吃过之后,还有剩余,就把它放到阳光下晾晒,晒成菜干。冬天缺菜时,将蜷曲的灰灰菜干用烫水发泡,煮食下饭做羹汤,一直吃到春暖花开。或淘洗干净后,加上薄溜溜的几片腊肉,蒸着吃。用其作馅蒸包子,则更加地清香劲道。最绝配的吃法,还属灰灰菜干蘸豆豉酱,有一种阳光的味道。
  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自序中,提到“藜藿之羹”。相传自唐尧开始,直到虞舜、夏禹三帝,为了体现与民同食,把野菜和大豆的叶子,煮作羹汤。“藜藿之羹”,曾是古代帝王常食之菜。所谓“藜”,是“灰之红心者,茎叶稍大,嫩时亦可食。又名灰灰菜。”
  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灰灰菜归为菜部——“灰藿,灰涤菜,金锁天。此菜茎叶上,有细灰如沙,而枝叶翘,故名。”“灰条复灰条,采采何辞劳。野人当年饱藜藿,凶岁得此为佳肴。”如同明人滑浩,在《野菜谱》中描述一般,灾年的灰灰菜,可以与肉相媲美。处于“荒春”的人们,对灰灰菜的渴望,也现实得多。尽管碗里的汤,依然能照得见人影,但灰灰菜,至少可让筷子有了羁绊。捞起一筷子柔嫩的灰灰菜,舌尖上便有了新的希望。那和煦的阳光,也像驻进了心里一样,熨帖温暖,春风荡漾。

地衣

  地衣,因其常与草屑、细土为伍,贴地而生,人们才形象地称之为“地衣”。
  春雨初霁,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挎着竹篾筐子,去山上捡地衣。地衣沐雨而发,褐中带绿,像一只只肥硕的耳朵,紧贴地面张开。小心翼翼地捡起,抖去草屑,一朵朵捡拾在手。湿漉漉,水灵灵,莹莹如墨玉。
  地衣烹制前,需反复淘洗。食用方法很多,既可凉拌、炒食,又可炖汤、作羹。地衣包包子、地衣炒瘦肉、地衣水蒸蛋、地衣炖豆腐、地衣炒春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讲述了烹饪地衣的诀窍:“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是也。地衣虽肉质肥厚,但亦属素菜类,宜用荤油。”明代养生学家高濂,喜欢把地衣凉拌,他在《遵生八笺》里介绍:“地踏叶,一名地耳,春夏生雨中,雨后采,用姜醋熟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绿菜赞》,将地衣和紫菜并列。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称其为“地踏菜”。明代王磐编撰的《救荒野谱》说:“地踏菜,生雨中,晴日一照郊原空。庄前阿婆呼阿翁,相携儿女去匆匆。须臾采得青满笼。”生动描绘出一幅雨后捡拾地衣的画面。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则写道:“忆庚子岁,曾于刘明府席间食之。时以为羹,俨如青螺状,翠碧可爱,味极甘鲜,滑脆适口,入蔬为宜。”其中也不乏对这种天然野蔬的倾情赞美。
  梁代陶弘景,把地衣录入了《名医别录》。据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地衣的记载。《本草纲目拾遗》里也记载——地衣“性寒,味甘爽”,“解热,清膈,利肠胃”。现代中医研究也确认,地衣是一种低脂肪营养保健菜,能降脂减肥,具有补虚益气、滋养肝肾之作用。
  一次和友人相约,去城里一家巴蜀菜馆就餐。翻开菜单,赫然映入眼帘的有一道菜,叫“地衣炒鸡蛋”。金黄的鸡蛋,衬着墨绿的地衣,还有碧绿的葱花点缀其间,记忆之门也倏然打开,仿佛又回到捡拾地衣的那段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