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房迎来新主人
——城固县沙河营镇盘活闲置资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09日 要闻
文章字数:1386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李扬 见习记者 张帆
近日,在陕西盛帝威尔门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的运转声,技术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下料、焊接、喷涂、胶合、组装等工序,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场景。2022年,该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城固县沙河营镇。在镇政府的帮助下,9000平方米的废弃硅砂砖厂被成功“唤醒”,成为了企业新的办公用地和生产车间。
“为了给企业一个满意的服务,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沙河营镇经济办干部李辉说,“先摸排辖区内待盘活闲置资产,详细登记各类闲置资产面积、现有建筑物、资产使用情况后,再根据企业对场地的个性化要求逐一筛查,几番对比后最终选择出最合适企业的闲置空地。”
因为新厂房面积大、设施新,再加上便捷的物流条件,企业在入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加快了扩大生产的脚步,业务范围已经拓展至欧美、中东等地区,最近更是一举拿下一笔400万美元的外贸订单。
“这笔订单能成功落地,多亏了有政府。”陕西盛帝威尔门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乔说,“主动对接市县外事部门不说,还前前后后收集资料、整理数据,跑腿办理手续,不到两周时间就处理好了,真的很省心。”
沙河营镇共有9个村(社区),辖区有近500亩待盘活闲置资产。“一面是众多低效闲置的土地,一面是企业用地缺口,闲置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常常让前来考察的外地客商企业有所顾虑。”沙河营镇分管经济副镇长李冬生说。
面对优质土地长期“沉睡”问题,沙河营镇给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筑“巢”引“凤”、服务至上。
土地盘活,项目才能落地生根。一直以来,沙河营镇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原则,加快低效存量向高效增量转变,盘活闲置资产,让更多的创新资源要素不断集聚,为广大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优质环境和全链条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通过政府“做媒”,帮助企业纾难。眼下,在沙河营镇沙井社区,一栋白色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宽敞平整的路面停靠着10多辆东风商用车,10000平方米的崭新办公场地上,一个以从事一类汽车销售及服务、承接物流运输为一体的企业俨然在这里悄然成长,殊不知2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危楼耸立的废弃厂房。
能有这样的变化,汉中诚惠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赖真丽最有发言权。“去年,企业原有的建筑用地拆迁,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场地,一时间真是急坏我了,还好沙河营镇对我伸出了‘橄榄枝’。”
“为确保项目落地,我们组建了工作专班,给予企业‘一对一’服务,为入驻项目提供报批、报建、办证等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同时,通过多种举措盘活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沙河营镇镇长唐达说。
实打实的帮助,心贴心的服务,赢来了众多企业在沙河营镇这片投资热土上“开花结果”:原梁家庵公社的闲置土地,由政府引进的汉中崇济远秦农业有限公司进行盘活,以中药材晾晒加工为主的企业,年产值达1000万元,总计带动30余人就业;原粮站仓库的闲置土地,被2020-2023年引进的4家企业再利用,企业效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增加了100余人的就业岗位,成功带动周边农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原沙河营村五组的废弃工房,由2021年引进的陕西云峰迅实业有限公司接盘,主营陀螺仪组件生产及销售,目前年产值达1500万元,带动50人就业……
腾笼换鸟,原址重建。如今的沙河营镇一座座老旧厂房迎来新主人,一块块闲置土地开启新项目,一批批闲置资产得以“枯木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