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出孩子的好性格

2024年05月10日 家庭 文章字数:800 文章浏览数: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在“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好性格,这样他将更好地适应社会,收获幸福的人生。因此,想要养出性格好的孩子,家长要不断学习、反思和调整,采用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
  给孩子充分的爱和陪伴 爱和安全感,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前提。能够感受到父母无条件接纳和关爱的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身心健康,独立性与自主性强。他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有勇气探索各种事物,迈出成长的步伐。父母应当在孩子0~6岁,尤其是0~3岁间,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
  有规矩有原则 父母爱孩子,不等于无条件地纵容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很多事情上要有清楚的原则,不随意妥协。否则孩子容易变得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感恩,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具体来说,家长不能过度包办、保护孩子,要鼓励和引导孩子独立、在安全范围内多尝试和探索,不断挑战自己、锻炼能力。这会帮助孩子收获成长经验、建立自信。家长还应教给孩子待人接物的规矩、言行的界限,让孩子心中有他人,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多鼓励支持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犯错、失败的时候,就表现出不满和嫌弃,喜欢打击斥责孩子,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不敢犯错、畏惧挫折,性格变得懦弱。日常生活中,允许孩子犯错,重点放在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而不是朝孩子宣泄情绪。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引导孩子关注过程。
  从他律到自律 很多孩子缺乏自制力,容易被眼前能够快速获得愉悦感的事物吸引,而不能克服惰性,集中精力在学习、阅读等更有价值的事上。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控力的培养。一开始用规则和要求来约束孩子行为,慢慢地,家长要懂得给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孩子在充分的自由中,才能发展出自制力,学会自我管理。

(据《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