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镇回民沟村抓党建拓宽振兴路

2024年05月10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145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宁伟)宁强县阳平关镇回民沟村委会抓班子、带队伍,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狠抓乡村治理,不断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市级“巾帼美家”示范村。
  抓好班子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该村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远程教育,充分运用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交流发言等形式,结合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回民沟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加强村“两委”班子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提升村干部队伍,培养储备后备力量,积极培育引导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等向组织靠拢,去年以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后备干部3名,持续调整优化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增强战斗力、执行力。村党支部给普通党员设岗定责,明确责任,引导广大党员参与政策宣传、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不断增强党员积极性、主动性。村两委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全面提高本村党员干部素质,营造浓厚廉政文化氛围,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守规矩、重实干、树形象,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抓好产业发展,探索富民增收新路径。该村党支部努力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鼓励党员在发展特色种养、经营农家乐等方面先行先试,培育合作社4个和养殖大户13户,发展大樱桃200亩、年出栏羊4000只、牛3000头,带动农户50余人,人均增收2000元。村两委围绕打造宁青路沿线特色旅游节点,持续做好回民沟农文旅融合示范园建设和经营管理,积极构建“村集体经济+金融机构+经营主体+农户”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自主经营、务工增收等形式,积极协调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互助资金协会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带动5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努力实现多方共赢,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收益突破15万元,回民沟村被授予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结合回民沟资源优势、民族特色,村两委继续打造“四园一基地”,努力建设“山上樱桃园,水上游乐园,田间产业园,乡间休闲园”和“农旅融合示范基地”,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亲子休闲,扶持有条件的小农户延长产业链,有序开发烤全羊、回民宴、牛羊肉制品等特色饮食,持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做强叫响回民沟农文旅融合品牌。
  抓好乡村治理,画好团结进步同心圆。该村党支部积极构建“支部+网格”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加大网格员调优、培训工作力度,建立问题墙、回音壁制度,先后收集群众问题建议27条,全部及时回应解决。改变“坐等式”“寻人式”服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组建“村民议事群”,设立民情会客厅,确保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有地方办,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村党支部积极开展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13人,道德讲堂4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余次,用好“善行义举榜”“红黑榜”,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涵养良好家风,制作彰显家庭和睦、勤劳肯干、民族团结等主题文化墙200余米、宣传语30余处,不断弘扬良好家风、民风。村党支部持续发挥好党员干部“宣传员”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召开“院坝会”、小组会10余次,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积极支持回族群众依托地域特色、文化习俗发展特色种养、特色饮食等产业,促进广大群众携手并进、共同奋斗,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