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镇二郎庙村因地制宜开展和美乡村建设

2024年05月16日 专版 文章字数:643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杨嘉妮)“姨,瓦罐子别扔,留着还有你想不到的用处。咱们二郎庙有那么多的废旧瓦罐,把它们按照大小、高低组合起来,种上花,来年就是一片花墙。”“我不晓得,还能这样弄哟。”马道镇干部与二郎庙村村民柳树芳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马道镇二郎庙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和美乡村建设有新貌,因地制宜绘就美丽宜居乡村新画卷。
  旧物利用,形成庭院点缀色。马道镇二郎庙村立足微改造、精提升原则,因地制宜将闲置花盆、破旧瓦罐、闲置农具等变废为宝,共动员收集破旧瓦罐、废弃石磨,让瓦罐变花盆,让村容一时美变为持续美,共打造庭院经济10户,为群众搭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平台。
  环境整治,擦亮村容绿底色。镇村组三级联动,聚焦辖区道路、集镇周边、河道沟渠、户下环境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式+点对点全面整治。充分依托院坝说事会、党员+志愿者乡风文明红黑榜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动群众参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人人争做农村人居环境保洁员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该镇参与人数427人次,共计整治主要干道1条,村道8条,清理河塘沟渠60公里,集中整治重点领域390余处。
  干群共建,聚焦乡村主体色。“我想继续种我的菜园子。”“那我们帮你想招牌。”该村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立足每户具体情况商议不同的庭院经济售卖方向,做到“一村一景”“一户一品”让镇村干部+群众+党员都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智囊团。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让小景观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涵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