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我市各地活动精彩纷呈

2024年05月21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131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崔慧芬 何娜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结合本次主题,我市各大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富有创意、彰显特色的各类活动和展览,为广大群众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作为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于5月18日推出“学游汉博”云直播活动,优秀讲解员线上讲解古汉台馆区,向群众介绍馆藏精品文物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5月19日,该馆拜将坛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云直播汉博研学课堂教育活动,线上观看3D裸眼四折幕影片,现场教学“石头的字传”数字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与历史对话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5月17日,该馆筹备了两个多月的宋韵风华——馆藏宋代精品文物线上展览与市民见面。1000多年前,宋代的汉中“虽繁盛不及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因此出土的宋代墓葬规格高,陪葬品丰富,器物精美。本次展览通过选取馆藏宋代精品文物40件(套),以文物中的宋代服饰、宋代清雅、宋代书法和宋代娱乐为主题,分四期线上展出,向公众展示宋代汉中人民的生活图景和宋代汉中的繁盛状况。该馆还举办了“汉中蜀道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报告会,进一步明确了秦蜀古道汉中段的研究保护方向。
  在博物馆日期间,留坝县张良庙博物馆活动也是精彩纷呈。5月18日,该馆举办了张良庙·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不少群众现场体验十二生肖、碑刻等拓印技艺,在制作与学习的过程中触摸历史,还原历史,感悟历史的浓厚深沉。现场群众观看了精彩的国风古典舞蹈《关山酒》,并参与体验了投壶游戏、张良文化趣味问答,领取了祈福牌。
  5月18日当天,勉县博物馆设置展板,宣传文物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馆藏文物有关知识,吸引了众多当地群众前来观看。该馆自5月17日起,开展《龙起中华》系列线上线下展览,精选馆内龙元素的展品11件,国内其他文博机构的藏品130件,分龙起中华、图腾崇拜、吉祥神兽等板块进行展出,让大家对中国龙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
  其他各县博物馆还聚焦“文物进校园”“沉浸式体验”等板块,策划了多项精彩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活化利用,让学生们了解文物知识,感受文物魅力,掀起庆祝博物馆日的热潮。
  城固县张骞纪念馆前往汉中龙岗学校,开展了以“弘扬张骞精神,争做有志少年”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宣讲员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视频和图片,向同学们讲述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伟大事迹。在“丝路物产走秀”环节,学生手持水果、丝绸等物品,展示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西瓜、葡萄、石榴等物种,也展示了从中国传向世界的丝绸、梨、桃等物产,及中国灿烂文化代表—造纸术的传播。
  探寻蔡伦造纸、学习陶器修复、体验拓片制作,在洋县蔡伦墓祠,洋县城南学校、洋县龙亭中心小学的学生游走于博物馆与历史文物对话,参与体验了蔡伦古法造纸的工艺流程,并亲自动手修好破损的陶器,用手工宣纸在蔡侯祠的汉砖上拓出精美的花纹图案,特别的研学体验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传承首创精神。
  与此同时,南郑、宁强、佛坪、镇巴、西乡精心组织的博物馆日主题展、“红领巾讲解员”进博物馆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博物馆影响力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