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心中的“自家人”
——记宁强县委宣传部派驻太阳岭镇火烽垭村第一书记吴天文
2024年05月23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1323
文章浏览数:
本报通讯员 刘炳林
“把群众当家人看待,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来办。”这是宁强县委宣传部派驻太阳岭镇火烽垭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吴天文的口头禅。自2023年8月到火烽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他经常走村入户嘘寒问暖,与群众拉家常聊发展,倾听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作“自家人”。
去年10月11日早上8时许,吴天文冒雨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四组半山腰上的老赵家。仔细一看,见老赵卧病在床。他赶紧通知镇村组干部以及老赵的家人和邻居,村医经过仔细询问和初步诊断,得知老赵前几天就旧病复发,连电话都无法拨打和接听了,而他的家人外出务工还不知道。村医立即给老赵开了药并让其服下,邻居还给老赵端来半碗热腾腾的面条吃了,老赵的身体明显好了很多。当天下午,老赵的家人也赶了回来。在镇村组干部的帮助下,将老赵送至县医院治疗。
1月14日上午,正在家中休假的吴天文突然从抖音的私信里看到一条信息:“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老爸1月11日中午在家烤火时被火烧得很严重,已来县医院住院4天但仍没好转,想让你帮忙联系下转院的事……”原来这条私信是火烽垭村五组王大叔的女儿发给他的。他立即打电话才进一步了解到,原来77岁的王大叔前几天因重感冒突然昏倒在火塘里,幸好被因患感冒睡在另一间屋子里的老伴发现后救起,其女儿等人赶回后才将王大叔迅速送至医院抢救……
打完电话,吴天文买了2箱牛奶匆匆赶到医院,仔细询问了王大叔的伤情及住院、转院事宜,还找主治医师了解病情,并叮嘱医护人员多多关照王大叔。当了解到王大叔被烧成了“三度重伤”需转院治疗后,他又找到医院领导请求帮助提前联系市某医院为王大叔安排床位和治疗。在吴天文和县医院的帮助下,当天下午王大叔就住进了市某医院。等病情好转后,王大叔才回到家里继续接受保守治疗和静养。
“五一”前夕的一天早上6时许,刚起床洗漱完的吴天文就看见张大妈扛着锄头,步履蹒跚地走进村委会附近的一块地里挖地准备栽辣椒等蔬菜苗。张大妈的老伴因中风多年在家生活不能自理,她的子女都外出务工去了。张大妈平时既要照顾老伴的生活还要种点蔬菜等,每天忙得团团转。吴天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立即上前挥舞起锄头,帮张大妈挖地、栽苗、浇水等,忙了2个多小时才忙完。
4月25日上午9时许,吴天文第6次来到火烽垭村三组半山腰上,看望身体硬朗、乐观豁达,已83岁的夏大妈。夏大妈的子女、孙子都外出打工去了,平时就夏大妈一人在家。他每次来,夏大妈总是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你来了就跟回到自己家里是一样的,啥也别给我带,千万别客气。虽然我老了行动不便,但水还要喝、饭还要吃。”当他离开时,夏大妈总要朝口袋里给他塞上几瓶饮料、几个苹果,甚至还专门给他煮几个鸡蛋,让他路上饿了吃、渴了喝……
驻村半年多来,吴天文走遍了火烽垭村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家家户户,他成了群众心中的“贴心人”“暖心人”“自家人”。在县委宣传部,太阳岭镇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他协助施工单位为村上安装了三组至四组3公里的公路防护栏、维修了3公里的通组道路、为一组更换了1台新变压器,二组50亩的淫羊藿基地目前正在实施中;他积极发动帮扶干部采购、代销、促销农户农特产品8万余元,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扬。